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赏析 古文赏析

将勋说宋词_蒋勋说宋词第四讲

tamoadmin 2024-09-04 人已围观

简介1.蒋勋经典作品语录大全2.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与蒋勋的说宋词哪本更好3.蒋勋说宋词的有声书4.蒋勋说宋词——李煜5.蒋勋说宋词的目录6.每天一首宋词7.读书-《蒋勋说文学:从到陶渊明》(1)8.蒋勋说宋词 今天开始听蒋勋老师讲唐诗宋词,以前也读过、背过一些唐诗宋词,基本上是半知半解。而蒋勋老师从美学的角度来讲唐诗宋词,使我更深刻的体会了唐诗宋词的意蕴。 唐诗不仅体现为文学

1.蒋勋经典作品语录大全

2.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与蒋勋的说宋词哪本更好

3.蒋勋说宋词的有声书

4.蒋勋说宋词——李煜

5.蒋勋说宋词的目录

6.每天一首宋词

7.读书-《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1)

8.蒋勋说宋词

将勋说宋词_蒋勋说宋词第四讲

今天开始听蒋勋老师讲唐诗宋词,以前也读过、背过一些唐诗宋词,基本上是半知半解。而蒋勋老师从美学的角度来讲唐诗宋词,使我更深刻的体会了唐诗宋词的意蕴。

唐诗不仅体现为文学形式之美,更是对生命平衡的追求。比如,感性与理性,出世与入世等。就拿在唐代被誉为“诗仙”的杜甫和“诗圣”的李白来说,李白的写作风格更像是游牧民族,是一种对自我生命潇洒完成的表征。而杜甫的写作题材更多偏向国计民生,诗风沉郁顿挫,是个体融入社会,与社会更好互动的表现。在此种意义上,唐诗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生命形态。

严格的韵律是唐诗的一大特色,唐诗之美也体现为格律之美。律诗严格遵守格式,区别于乐府诗、古诗、绝句等。律诗八句成诗,其中第三四五六句形成两幅对联,又讲求平仄的对仗,展现出跌宕起伏的美感。最具有代表性的律诗诗人当属杜甫。

先说一下杜甫其人,杜甫跨越了唐代前期和后期,在大众眼里是典型的心怀天下之士,不知道是不是当时人炒作,还是后来者附会。杜甫都不是“致君于尧舜”而是“致君尧舜上”,此等抱负估计也是被后世奉为“诗圣”的原因吧。杜甫出自北方大士族京兆杜氏,[这个家族历朝多为官,名人辈出,魏晋到隋唐皆与各大门阀皇族宗室联姻。东汉时有杜笃;曹魏时期有杜畿,杜恕。杜恕之子,镇南大将军杜预为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唐朝时代为官者为最,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杜如晦,历史典藏《通典》之作者杜佑,其孙则乃晚唐诗人杜牧。唐朝为宰相者杜氏有11人,为刺史郡守者数量更甚。]

——摘自百度百科

而杜甫的祖父是唐高宗时被誉为“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其家学深厚。杜甫从小好学聪颖,成年以后开始游学、科考,结果落第。正当他年轻有为之际赶上了安史之乱,也难怪其作品多是体察民间疾苦,揭露统治者腐败等。下面就以其一首《春望》来分析一下唐代律诗之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下的一首诗。杜甫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亲身经历了战乱纷飞的他应该更有感触。第一二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战争过后,满目苍夷。杜甫在当时应当是有了国家这个概念了,他说国破了,国是一个组织,山河如故,自然和土地不变,即使当政者换了,山河依旧。同时引出下句的“城春草木深”,这就是山河还在的表现。“城”对应“国”,范围上缩小了,但到了春天,都城长安仍然是草木丰茂。而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发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感时”对“恨别”,“花”对“鸟”,“溅泪”对“惊心”,这是诗人的感性认识,一种借物抒情的情绪表达。接着五六句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对“家书”,都是实词,“连”对“抵”,都是虚词,“三”对“万”都是数量词。这两句诗相当有画面感,想想传递信息的烽火连着三月告急,此时能收到家人的一封书信,真是比万两黄金都金贵。诗人充满了百般的惆怅,想想战争中的妻离子散,人如蝼蚁般地被践踏,杜甫用了平实的几句话就描绘的身临其境。最后一句更加朴实的描写了自己当时的状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真是另我们的怀有家国之思的大诗人愁白了头发,愁没了头发,“搔”字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当时愁的情形,头发被抓的几乎都不能插发簪了。

蒋勋经典作品语录大全

《蒋勋说宋词》

(中)蒋勋

豆瓣评分:8.1

台湾美学第一人蒋勋,“中国文学之美系列”中的一部。在这儿,你会发现宋词的颓废、平实和自然,发现现实的美,其实人生是一场美的沉思……

《哥伦比亚的倒影》

(中)木心

豆瓣评分:8.5

木心的作品是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但是这位作家的名字对于大多数国内读者而言,非常陌生。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中)严明

(日)黑泽明

(中)季羡林

(中)李叔同

(美)罗伯特.M.波西格

(日)村上春树

(挪威)古尔布兰生

孩子不爱阅读,带她去这些书店看看?

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与蒋勋的说宋词哪本更好

蒋勋作品里面的语录句句都是经典,要一起来欣赏一下吗?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蒋勋经典作品语录大全,希望你喜欢。

蒋勋经典作品语录

1) 文明不是权力的蛮横,文明不是财富的贪婪。 --蒋勋 《多情应笑我》

2) 当我们要追寻一条历史发展的主流线索时,往往不得不做一些去除枝节的工作,从纷繁杂乱中理出一条主干。一种“发展”的,或“史”的介绍,便不得避免每一个断代特色的强调,因为,所谓的“发展”,所谓的“史”,正是一个断代过渡到另一个断代的联结关系,它内在有一个隐秘在层层文物史料之下的有机生命。我们把“历史”看做一个有机的生命,正是因为它每一个段落都在生长和发展,它不只是一堆无生命的资料,而是要剥开这些数据复活了这本体的生命。 --蒋勋 《美的沉思》

3) 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大智慧,因为在生命里我们会作,我们甚至会塑造出一个的自我出来,甚至越来越觉得这个的自我是真的自我。 --蒋勋 《蒋勋说宋词》

4) 唐代楷书大多与政治历史息息相关,或是奉诏立碑书石,都有特殊纪念意义。宋代名帖更多是个人生活兴之所至的文稿诗词札记,更接近东晋文人的书翰手札,书法回归到平淡天真自在的真性情流露,远离政治,也远离历史,没有伟大的野心,只是要回来做真实的自己。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5) 宋代瓷器也大多追求单色,定窑的纯白,汝窑的雨过天青,建阳窑的乌金,都不再是色彩的炫耀喧哗,而是回归到更内敛、含蓄、朴素的色彩本质。书法是一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宋代的书法美学也如同水墨山水,追求素净空灵,追求平淡天真,渴望从时代的伟大里解放出来,更向往个人自我的完成与个性的表现,不夸张宏伟壮大,宁愿回来做平凡简单的自己。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6) 我们性格里都有林黛玉和薛宝钗,我们永远都会在两种性格之间矛盾。林黛玉带着不妥协的坚持死去,薛宝钗应懂得圆融跟现世妥协而活下来。我们在内有在我的坚持,在外又能与人随和相处,能在两者间平衡,正是大智慧。 --蒋勋 《蒋勋细说红楼梦》

7) 有一些记忆,不那么具体,好像是一种气味,我可以闭着眼睛,完全放心,相信母亲这么近,我被一种难以形容的气味包围着,是母亲身体的气味。 --蒋勋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8)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蒋勋 《孤独六讲》

9) 在这世上,如果有一个人是你关心的,那你就为他做一点事,给他一点温暖。当他忧伤时,让他靠着你的肩膀,这绝对是最重要的幸福感来源。 --蒋勋

10) 冰冷和灼热交替着,肉体里经历着受伤和愈合,经历着冷热,经历着痛和安抚,经历着毁坏和生成的过程。他异常清醒地凝视自己的痛,仿佛这同时纷乱欲望里肉体唯一的救赎。 --蒋勋 《因为孤独的缘故》

11) 他经过的小径就开满了油桐花。 他每次回头,都觉得漫天飘扬的花瓣全都静止在空中,没有一朵坠落在土地上。他便一次一次回头,好像在语文课中,带着孩子重复念诵同样一个 句子 。 “是大雾使花的坠落变得缓慢吧。” --蒋勋 《少年台湾》

12) 面对遗憾时的从容,也许是发生美非常重要的时刻。 --蒋勋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13) Ming,我停在信仰的前面很久。我看着这个门口,我要何时进去?我要如何进去?我会在信仰的中心和你相遇吗?我要静静绕进回廊,在每一个阒暗的角落寻找你。 --蒋勋 《吴哥之美》

14) 魏晋时代的这些人物,只是提醒我们,从青少年时代一个单纯的生命成长为大人,我们跟世俗妥协了多少。我常常问自己妥协了多少?我觉得世俗希望你那样做,那就做给他们看吧。可是每一次做的时候,其实都放弃了人性最本质的一些东西。因为它在磨损,会变成表演,也会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地认为只要有形式就好,真正本质的东西好像反而不重要了。 --蒋勋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15) 生命的意义要等到对死亡有了充分的把握才能完满,在这之前,我们不过是大街小巷上流浪着的一个疲惫的行客罢了。 --蒋勋 《忘言书》

16) 记忆并无好坏的差别,最好的记忆与最坏的记忆,都因为无法忘记,会一而再,再而三从身体里跑出来. --蒋勋 《少年台湾》

17) 嵇康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配听《广陵散》。如果活不出孤独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艺术、美是没有意义的,不过就是附庸风雅而已。 每次读向秀写的《思旧赋》总会为之动容,生命孤独的出走,却整个粉碎在群体 文化 的八股教条之下。 --蒋勋 《孤独六讲》

18) 在孤独中有一种很饱满的东西存在。 --蒋勋

19) 有时候回想起来,仿佛一次漫长的旅程,就只是这不断的、偶然的聚散。有时候会那么不经意地浮现一二个人的笑貌,也只是因为他曾经是那逐渐淡忘岁月里一个同行过的伙伴。 --蒋勋 《无关岁月》

20) 下一个秋天,我们约定向深山走去吧。让自己在满山红艳前发呆,让自己辞穷,让自己画不出一笔,让自己沮丧颓唐,但是,也让自己领悟:我们看到的,其实不是色彩与光的变化,我们是在一弹指顷,看到了千千万万生死变灭,刹那间我们听到了洪荒以来自己每一次重来与离去的哭声。 --蒋勋 《此时众生》

关于蒋勋经典作品句子语录

1) 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亲近水的心情跟亲近山的心情的确是非常不一样的,水比较柔软,比较温和,比较顺从,也比较沉静和反省。山是比较稳定、雄壮、大气的东西。这两个东西带出了两种不同的美学 经验 ,尤其到南宋以后,因为定都在杭州,就是所谓“临安”,所以它的水的经验更明显。 --蒋勋 《蒋勋说宋词》

2) 人在禁忌中麻木地活著, 和死亡没有太大的不同。 --蒋勋 《解除达文西密码》

3) 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一个市镇中,因为我们尊敬之前的历史和传统,以后的人才会尊敬我们留下来的东西。 生活的美学是一种尊重,生活的美学是对过去旧有延续下来的秩序有一种尊重。 --蒋勋 《品味四讲》

4) “舍身救鸽”“投身饲虎”,北朝的壁画,描写了又痛厉怖惧又崇高庄严的生命情态。人不再只是放在人的世界里讨论,而是放在“生物的”“动物的”世界来讨论。这里哀悯的人生,不再是汉代在儒家人情之常中的人生,而是与虎、鹰、鸽、鹿并列,等同看待的“众生”。儒家的人伦世界被扩大了,人被放置在所有的生命中来重新考察,老庄的逍遥与豁达受到了阻碍,生命不再是肯定与喜悦,而是随伴着无尽的灾难、痛苦。这些形彩斑斓的壁画,是用最惨厉的 方法 直指生命的有无,是在大悲哀与大伤痛中要人顿悟生命的空无与幻灭。 --蒋勋 《美的沉思》

5) 所以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宋代所有领军的人都是科举出身的文人,比如我们提到的范仲淹、韩琦、苏东坡等人,都曾经在陕西领军过。文人领军的形态,在对待整个战争的态度和方式上会不一样,他们不太会取以力服人的手段去征服敌人,而是会取尽量避免战争的方式。避免战争的心态跟一个主动去触发战争的心态比较,会形成非常不同的政治走向,所以我们在这里很清楚地看到宋朝的开国,为什么会产生一个很特殊的文化风格,其实跟它很多的政治制度有关。 --蒋勋 《蒋勋说宋词》

6) 一个爱诗的人,是爱生活的。如果人用一两个字就能说出生命的答案,是会害人的。生命太丰富、太复杂了,以至于到最后连是忧愁还是喜悦都不一定能分清楚。 --蒋勋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7) 生活美学里每一种美都有自己的生态和背景,有时人们更换环境后,会对不了解的事情大惊小怪,可是真的见多识广以后就会见怪不怪了,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族群自己发展出来的生活美学。 --蒋勋 《品味四讲》

8) 人与人之间,一是生离,一是死别,其实并没有第三种结局。 --蒋勋

9) 文同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各有一张“墨竹”。“墨竹”在北宋成为绘画主题,明显是用书法的撇捺笔法线条来入画。文人画里的兰、竹,在宋元之际大为兴盛,演变成后来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其实是宣告了画家的基本功必须建立在书法的撇捺功力上。 画墨竹,画兰草,用笔其实和写字一样。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10) 我刚才提到说人类其实最深的两个悲伤是时间的不可寻找跟空间的不可寻找,也就是时间的无限性和空间的无限性。宋朝因为有一个理学的背景,所以文人们都在碰时间跟空间问题。“斜阳”是一个时间的哀伤性,“芳草无情”又是一个空间的无限性。所以他用无情去拟人斜阳跟芳草。 --蒋勋 《蒋勋说宋词》

11) 我们会发现,唐朝的画面里都有人,而宋朝的画面经过五代以后,人走掉了,有一点像欧阳修讲的“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样一个感觉。所以你在宋以后的画里看不到人了,因为人远离了。“平林新月人归后”是把人拿掉以后看到的风景,在唐朝没有机会看到没有人的风景,或者不从人的角度去看的风景。从人的角度看到的风景都是征服的,不从人的角度看的风景,才是宋朝提出来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它使你自己以一朵花或者一片雪片的经验去看宇宙自然,使你自己成为大自然当中的一部分。 --蒋勋 《蒋勋说宋词》

12) 我们都在透过各种的解诗的方法,想了解生命的神秘性,不管是星座,还是看 手相 ,可是我们又始终对那个神秘性无法完全掌握。诗本身也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可解的时候是因为你把生命投射进去了,不可解是因为可能冥顽不灵,因为你始终不愿意去解读生命的本质现象。 --蒋勋 《蒋勋说宋词》

13) 这无限、未完成的空白,仿佛是创作者对未来的邀请。这空白使诗句出现、使印鉴出现。使空间与时间、介于现实与抽象之间,产生了错综迷离的效果。 --蒋勋 《美的沉思》

14) 扬弃了兽的图腾,中国人并没有放弃部族共存的观念,只是把它更理想化、现实化了。落实在最普通不过的生活百态上,肯定了现世中的人。对自然没有畏惧,对神没有向往,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中国人。这种乐观、朴素而现世的美学,在春秋萌芽,体现在最早的人向艺术上。经过战国前后各种地方色彩的激荡,在理性与感性、纪律与浪漫各个极端摆荡,到了汉代,完成了一种庶民文化的典型。不同于埃及,不同于希腊,不同于印度,是现世而朴素的,是平凡而广泛的,成为中国以后文化符号最重要的基础。 --蒋勋 《美的沉思》

15) “耽”的迷人之处在于,所有的理性都分析完了,结论也有了,但是第二天可能又会全盘摧毁。如果生命中没有了“耽”,还有什么意义?不同的年龄耽溺的东西有所不同。理性是一个人的 思维方式 ,非理性也是。非理性对生命的影响更大,它也是生命构成中的巨大力量。这种非理性的能量一部分往哲学发展,一部分往文学发展。如果是文学,就绝对不是一种逻辑,而是一种情感。 --蒋勋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16) “心长焰短”是一个生命的状态,它不是在讲蜡烛,是在讲一种极大的热情已经燃烧得要到最后了,就是你内在的还那么多,可物质能够提供给你燃烧的可能性已经那么少了。 --蒋勋 《蒋勋说宋词》

17) “诗书画三绝”第一个在作品上集大成的人物,应该是赵孟頫。 赵孟頫具体说出:画奇石用了书法上的“飞白”皴擦,画枯木用了古篆字的笔触,画墨竹需要了解精通写字的“永字八法”。 赵孟頫重新界定了“书画同源”这一古老 成语 的全新理解,也清楚昭告了新文人美学以书法主导绘画的精神实质。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18) “情动于中”是所有艺术里最重要的内容。 --蒋勋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19) 人类文明里一些从传统经验留下来的最美的品质,不应该因为工业快速的量产就全部消失了。 --蒋勋 《品味四讲》

20) 一般人所说的宋代四大书家--苏(东坡)、黄(山谷)、米(芾)、蔡(京或蔡襄),是四种非常不同的个人风格。唐楷强调时代性超过个人性,宋代恰好相反,个人书风的完成超越了时代一致的要求。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蒋勋经典作品 名言 语录

1) 我恐惧自己的改变,恐惧自己不阅读,不思考,不做身体的锻炼与心灵的修行,失去了反省与检查自己行为的能力。在镜子里凝视自己,看到肉体日复一日衰老,但仍能省察鉴定的品格与信念,如同对你如此一清如水的爱恋。因此,我并不恐惧失去你,我恐惧着我们的爱恋也像许多人一样变成一种习惯,失去了共同创造的意义,变成一种形式,失去了真正使生活丰富的喜悦 --蒋勋 《欲爱书》

2) 在生活美学里,我们一直比较希望强调的是:什么是美?有自己独特的品味才叫美。 一个人把别人完成的东西毫不思考地放在自己的身上,这个人绝对不是有创意的人。 如果并不合适,仍然谈不上创意,谈不上有美感。我们知道所有的美是被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会说这个人好棒哦。他穿衣服真是有品味,有自己的独特性。 我们既要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该了解自己的个性,所以服装最能够反映从生理到心理的全部过程。 --蒋勋 《品味四讲》

3) 人生的豁达,人生的从容,大概都来自于不必非去坚持非此即彼。能够悠游于生命的变化里,耐心地看待某一段时间中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意义。聚跟散是变化,花开花谢是变化,月圆月缺是变化,可是在某一段时间我们不知道变化的真正意义的时候,会沮丧、感伤甚至是绝望。可是如果知道它是一个自然过程,为什么要去感伤呢,那么这个时候,就会用一种恨豁达的的心境去看这些事物。 --蒋勋 《蒋勋说宋词》

4) 《起解》,只用了两个角色 ,便完成了生命的两种情态。而我们,大部分在青春之美的耽溺,与老年的智慧通达中挣扎着,等待着有一天,繁华去尽,沧桑之后,也要能平视这少年的红颜和苍苍白发,在悲凄中侃然放声一笑吧。 --蒋勋 《忘言书》

5) 美是一种选择,甚至是一种放弃,而不是贪婪。当许多东西在你面前时,你要有一种教养,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其中哪几项就好。 --蒋勋 《天地有大美》

6) 美并不是占有,也许相反,常常是要领悟美无法占有。当然,廉价的购买,霸道的占有,更是对美最大的伤害。 --蒋勋 《解除莫内》

7) 我想这真是的声音了,是大繁华,却没有浮夸的得意;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凄怆与喜悦... ... --蒋勋 《忘言书》

8) 所谓天意,大概就是人力不可挽回。 --蒋勋

9) 因为快感是感官刺激,这个快感可以有刹那的爽,可是结束之后往往会产生落寞跟空虚的感觉,那种空虚会变成无法弥补的黑洞。心灵上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蒋勋 《天地有大美》

10) 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这个“迷”其实是迷失了。有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执着,你一旦刻意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了。 --蒋勋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11) 我相信物质永远不会变成真正美的东西,物质会变美,是因为人给出很多的情感,就是你真正很细心去烹调的那一道菜,你很精心地去洗出来的一件衬衫,你付出的爱使物质变美了。 --蒋勋 《天地有大美》

12) 所以《醉翁亭记》为宋代文学开创了非常重要的文风,是因为它的一派天真。这个天真当然有它的时代背景,我想各位一定记得宋代在澶渊之盟以后有一百二十八年的和平,所以文人会觉得文以载道不太那么需要老谈政治、老谈战争、老谈军事了。他们会比较从容,没有那么大的压迫感,不觉得一拿起笔来一定要讲“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还在讲这个,欧阳修就觉得干吗那么累呢。“先天下之忧而忧”,绝对是知识分子在忧国忧民的状况下,觉得这个天下没有你就完蛋了。而欧阳修觉得老百姓都过得蛮好了,这个时候他写《醉翁亭记》,也就写出了一个非常轻松的东西来。 --蒋勋 《蒋勋说宋词》

13) 所以我一直希望在生活美学里,我们要强调的美,并不只是匆忙地去赶艺术的机会,而是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视觉,你的听觉,可以听到美的东西,可以看到美的东西,甚至你做一道菜可以品尝到美的滋味,这才是生活美学。我会从这样的基准点去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面的角色。 --蒋勋 《品味四讲》

14) “名牌“以讹传讹,大家争相抢购,最后往往掩盖了“名牌“真正存在的核心价值。 --蒋勋 《解除达文西密码》

15) 徐冰对汉字的颠覆,表现在八零年代的《析世鉴》(又称为《天书》)作品中,徐冰一共刻了四千多个能懂的汉字,在大张的连续宣纸上印满他所创造的新字,并以垂挂方式铺满天花板和四面墙壁,另有一套四册的传统线装书,用宋版印刷的风格,印满这些无人能懂的字。《天书》的第一次展出,是在年的北京中国美术馆。 年,徐冰又创造了“方块 英文书法 ”,他将英文个字母改造成类似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然后把英文单字合成类似中国的方块字,并用毛笔以颜体楷书书写出来。 与《天书》看似可读而实际不可读正相反,方块英文字是看似不可读但实际上可使用的文字,对懂得英文的人来说,方块英文的阅读、书写都极具游戏性。 --蒋勋 《汉字书法之美》

16) 宇宙之间存在的东西常常因为我们看不见,变成不存在;可是看似不存在的东西,如果你在意,也会变成存在。 -蒋勋 --蒋勋 《蒋勋说唐诗》

17) 生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经验,能够感受到春天花的绽放的人,大概必然要在某些时候看到花的凋零的哀伤。 --蒋勋 《蒋勋说宋词》

18) 我们不要忘记汉字里有一个字是非常非常应该去反省的,就是“忙”这个字。 如果太忙,心灵一定会死亡。 --蒋勋 《品味四讲》

19) 大概就在庙宇的周遭,那里变成一个生活的重心;我相信是因为那里有传统,有历史,还是信仰的中心。我总觉得当心里有信仰,有历史感时,连吃的滋味都会不一样。 --蒋勋 《品味四讲》

20) 商周的动物图像,到了春秋战国被简化成曲线和直线为主的各种勾连,在均衡又不断律动的线条与圆点的交替中形成一种视觉的交响,这些线似断而连,若连实断,如相斗的龙蛇,夭矫蜿蜒,组合成活泼而热烈的战国之美。 战国时期,秦与楚的工艺风格十分对立。楚国的工艺造型,一般来说,倾向于抽象的变化,线条刻意夸张,造成飞动轻盈的效果。漆器的 彩绘 以黑红二色为主,造成强烈对比,常常是在黑底上施以鲜红的云纹勾连,流动与速度的感觉特别强烈。秦是以绝对严格的写实主义做他们工艺风格的基础的。 --蒋勋 《美的沉思》

蒋勋经典作品语录大全相关 文章 :

1. 张晓风的作品经典语录

2. 蒙马特遗书经典语录

3. 青春正能量励志语录精选

4. 成功名人语录

5. 早上好的励志语录分享

蒋勋说宋词的有声书

喜欢蒋勋先生的多一点,不是说蒋勋先生讲的就比于丹先生讲的更加专业,也不是蒋勋先生讲的比于丹先生更有道理,只是有些时候会觉得蒋勋先生讲的让人好像回到当年,看到那样的人,在那样的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他人的影子,然后自然就放下了。

不过,书多读没差的,不能挑食哦,两本都有可读性,然后再对比专业的,那我们的眼界就会越来越开阔,对同个事物的理解就会多几个面。

也可以看看完全不同风格的,比如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

不过,诗词这种东西,玩玩就好了,不要太认真,越是好的诗人,嗯~问题也越多。玩玩文字、韵律,差不多差不多,也就差不多了。

没有什么好或不好的,只是适不适合自己而已。

蒋勋说宋词——李煜

名称:蒋勋说宋词

规格:15盘CD

在《蒋勋说宋词》中,蒋勋以其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大家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呈现给大家,作者按照五代、北宋、南宋词的脉络,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与姜夔等不同派别的词人及词作,一路下来如行云流水、步步清风,具有极大的听觉欣赏美感。

《蒋勋说宋词》宋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是中国古代文学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骚动是因为它正在开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宋词是一种简练,一种淡雅,一种不夸张的情绪。阅读蒋勋,你会发现宋词的颓废、平实和自然,发现现实的美,其实人生是一场美的沉思。

《蒋勋说宋词》目录:

1 李煜

2 五代词的变革

3-4 冯延巳、宋祁

5 范仲淹、晏殊

6 晏几道、欧阳修

7 苏轼

8 柳永

9 南宋词的美学

10-11 周邦彦、秦观

12-13 李清照

14-15 辛弃疾、姜夔

蒋勋说宋词的目录

第一讲? 李煜

作者借王国维的口给予南唐李后主极高的赞誉,当然,这赞誉是文学也就是词的方面的,而不是政治上的评价。

说到宋词,下意识便会想到唐诗。唐,尤其是盛唐时期,诗这种艺术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著名诗人,面对前人筑起的高峰,后世的诗人如何超越?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李煜,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伶工之词,即是民间音乐人,写歌、唱歌,地位低下。士大夫之词,便是文人之词,是地位高的文人写出的。用民间乐曲的形式,改变唐诗的韵律,用高雅的文字、立意取代原来的伶工之词,旋乾转坤,于是,词,便开始获得后世文人的亲睐,越来越多的士大夫填词创作,使得词这一艺术形式,与诗相提并论。

说到李后主前半生的醉生梦死,到后半生的亡国之痛,从“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到“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说到李煜“垂泪对宫娥”的真实。李煜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将原来的“低俗文学”提升为有境界的文学,尤其是从繁华经历了亡国、被俘,那些很难被感同身受的感情、对生病的体悟,用词的形式抒发时,便赋予了词更为高雅的境界。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说道宋词都是可以被唱出来的,词虽然保留下来了,遗憾的是唱的那部分没有留传下来。唐诗的规矩被打破,且更多着重于生病个体的生命体验。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或许,正是亡国这种极其特殊的经历,使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开创了一个词的时代。

每天一首宋词

第一讲李煜

亡国之前的李煜002/亡国之君李煜005

第二讲五代的变革

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014/“富三代”的李后主,在历史上一直饱受争议015/政治上的失败者,文化上的贡献者018

第三讲冯延巳

诗和词之间的界限在哪里038/词在宋代就是今天的流行歌曲,柳永比伍佰还要红039/与唐诗不同,宋词很少用典故040

第四讲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

范仲淹首先是个政治家084/北宋开国时期文人的文字修养真是太好了085/身兼政治家、军事指挥官、文人数重角色的范仲淹086

第五讲苏轼

苏轼创造了一种文学风格122/文学极品的情感往往一清如水,超越悲喜124/,中国文学少有的美学经验127/在苏轼身上,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东西129

第六讲柳永

柳永,历史上第一个拒绝考大学的小子146/宋代的大众歌手——凡有井水处,必有柳词147/柳永如果生在明清,恐怕活不下去150

第七讲南宋词的美学

和平年代才会有“雾失楼台”这样的诗句159/李清照批评苏轼不通音律160/文学性上苏轼是胜利者162

第八讲周邦彦、秦观

宋代从开国的军人文化,逐步转向了优雅文化174/历代帝王如果考文化课,宋朝皇帝能考第一名176/宋代文化发达与书籍出版密切相关178/改朝换代只是政治改换,文化不能改179

第九讲李清照

李清照与苏轼,两种性别,两种美学208/李清照的才华来自父亲和丈夫的鼓励209/即使李清照写出抗金救亡诗也会显得很211/数千年的文化中,没有女性立场,李清照是第一人212

第十讲辛弃疾

辛弃疾与姜夔,是南宋时代的两面240/评价历史人物很难跳出“好人”与“坏人”的窠臼241/姜夔关注的是改朝换代之外的、属于老百姓生活的东西242/南宋第二代,却称自己是“江南游子”244

读书-《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1)

蒋勋说: “宋朝最可爱的部分,就是它不像唐朝,在唐朝一切东西都要大,而在宋朝可以小。小不见得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雄壮是一种美,微小也是一种美。”

我们读宋词,便能从宋词当中读出点属于自己的味道。

宋词,始于唐盛于宋。是一种新体诗歌,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体裁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创作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代表人物:李清照(婉约派)代表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柳永(婉约派)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苏轼(豪放派)代表作:《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豪放派)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蒋勋说宋词

有时候读什么书就像是有一种缘分在冥冥中牵线,比如元宵节这天读的这本书。

蒋勋,很久之前就“认识”,若干年前拜读他的《孤独六讲》就折服于他的文字和美学思想,后来陆续买了他的《此时众生》和《蒋勋说宋词》,断断续续看着,没看完,现在也回想不起来讲了什么,只是有一种淡淡的感觉,这是我喜欢的文人,喜欢的美学家,就像年少时喜欢的席慕容一样,他们都有着那个年代台湾文人的温暖样子。

去年底冰糖送了kindle,闲逛商店时不经意间就将这本书收入了“我的图书馆”,让它在里面栖息了一段时间。

元宵那天早上和蓓姐聊天,蓓姐谈到要转变心态,让有限的时间多去享受美好的事物,少关注不能改变的糟心事,真有点“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而最近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也将古诗词送上热门搜索,各路公众号和朋友圈连续几天都见到相关文章。我没有看过这个节目,也不太喜欢以“赛”的形式来比拼古诗词。虽然这届诗词大会有很多感人的人物出现(公众号文章见闻),诗词也的确融入了他们的人生,但赛制里答题和飞花令终究摆脱不了传统的“考试”的烙印,网络传播“复旦才女武亦姝”时也是重点放在她的诗词量上,总觉得这样一来又带偏了诗词在人的生活中本来的样子,哪里不对,我说不出来,就是有一种不那么好的感觉,担心,担心的不是参赛中那些真正认识到诗词与人的关系的人,而是那些又把诗词量作为重点而手中又有“权”的人所做出来的行为。

幸好,有蒋勋,在他的书中,我读到了诗词等文学在我们生命中的本来样貌。

元宵这天,无意中点开《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看完了第一章——“《诗经》,初民的情怀”。

蒋勋对诗在生命中的位置做了很恰当的描述,我十分赞同,他说:

他说:

蒋勋在第一章中选取了《诗经》里的四篇诗文来讲,分别是《氓》、《黍离》、《绵》和《女曰鸡鸣》。

《诗经》被蒋勋讲的真是美极了,这里的美说的不是词藻的华丽,而是蒋勋把诗经里那种丰富的情感都讲出来了,这真实的情感就存在于人类世代的生命中,生活里,“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除了雅的《绵》,其他几首《氓》、《黍离》和《女曰鸡鸣》,你会觉得那些情感亘古不变,而且一经蒋勋讲完,根本不用背诵,眼前就出现一幅幅画、一段段人生景象,就大致能用差不多的语句复述这份“情”了,因为那也是我们的心情、我们的生活,或者说我们体验过的心情,我们憧憬过的生活。

最后用蒋勋的这段话结束:

最早接触蒋勋是从听他讲红楼梦开始,声音特别好听,娓娓道来,不乏真知灼见。后来慢慢了解,才发现,他不只解读红楼梦,还有很多的方面他都有涉猎,讲唐诗宋词、讲诗经、讲陶渊明、讲美学,不一而足。

这本《蒋勋讲宋词》,寒里翻看了一遍,写得挺好,里面有很多观点似曾相识,也有很多观点第一次听说。一直以来都是看到大家的作品,想当然以为是好的,从来没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思考(确切说是不懂),看了这本书,还是长了不少知识,也看了很多原本不了解的宋词。当做是欣赏一些美好的词也是不错的。

春天到了,没有政治压迫,没有经济困窘,没有战争威胁,大家踏着春光,欣赏春景。?为君持久劝斜阳,切向花间留晚照。“这份雅致,现代人很难有了,不只写不出来,连感受都感受不到吧。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像一副山水画。“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离家的愁绪,思念亲人的情感,通俗易懂。我们现在诱惑太多,可做的事情太多,很难理解内心深处这种对人和家乡的思念了,生活节奏之快,体会不到,人心之浮躁,也难以安下心来思考该如何表达这种情感了。

“炉香静逐游丝转”,香炉里点一点香,细细的烟冒出来,这就是炉香,静逐,非常安静,慢慢地绕,如一道游丝一般。蒋勋说,唐代的很多东西是在描述大的景象,或者生命中必须有目的性的;可是到了宋代,因为政治的相对安定和经济上的繁荣,使得人们可以很安静地去看一些几乎是无谓的小。这些小,在整个生命中不代表任何东西,但是在生命里面又占据了蛮重要的时间。我们的生命并不是每分每秒都具有重大意义,有些时候是属于静下来的时刻,以及休闲的时刻。宋代正是会注意这些微小的时刻的时代。北宋词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它对意象的掌握。这些意象经常是非常平淡的,里面没有大,不过就是愁、醒、梦这些小小的生活体验,加入一些自己身边最具体的景象。这或许是一种生活美学,饭后把牛奶倒进咖啡,然后拿着小调羹去搅,这样的场景可能就是一个现代诗的画面。古人“炉香静逐游丝转”这么微小的时刻可以入诗,而我们的微小闲暇的时刻,我们却找不到合适的句子来表达。晏殊的词,大多都是这种生活中平凡小事折射出的美感和情绪。

书中还有很多,

前半生醉生梦死,后半生亡国之痛——李煜;

从风花雪月到《花间集》,以一朵花或一枚雪片的姿态体会宇宙自然之五代刺;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

可豪迈,可深情,可习气,可忧伤——苏轼;

一旦讲求形式,即使没落的开始——北宋词到南宋词

桃源望断无归处——秦观;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