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赏析 古文赏析

西岳华山什么意思_西岳华山的古诗

tamoadmin 2024-09-05 人已围观

简介1.赞美西岳华山的诗句2.华山诗句李白最有气势的两句3.《行经华阴》译文及鉴赏4.关于华山的古诗5.七言律诗:崔颢《行经华阴》6.王昌龄《过华阴》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

1.赞美西岳华山的诗句

2.华山诗句李白最有气势的两句

3.《行经华阴》译文及鉴赏

4.关于华山的古诗

5.七言律诗:崔颢《行经华阴》

6.王昌龄《过华阴》古诗

西岳华山什么意思_西岳华山的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胡尘: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

5.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6.海:指黄河.

7.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摩天:碰到天.

8.遗民:北方沦陷区的人民.

9.胡尘:指金兵铁骑扬起的尘土.

10.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赞美西岳华山的诗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胡尘: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

5.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6.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7.摩天:碰到天.

8.遗民:北方沦陷区的人民.

9.胡尘:指金兵铁骑扬起的尘土.

10.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古诗今译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

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华山诗句李白最有气势的两句

1. 有关于西岳华山的诗句

有关于西岳华山的诗句 1.有哪些关于华山的诗句

描写“华山”的诗句有:

1.诗名华山歌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五古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2.诗名送田卓入华山年代:唐 作者:贾岛 体裁:五律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3.诗名宿华山年代:唐 作者:许棠 体裁:五律

异境良难测,非仙岂合游。星辰方满岳,风雨忽移舟。

喷月泉垂壁,栖松鹤在楼。因知修养处,不必在嵩丘。

4.诗名华山寻隐者年代:唐 作者:李频 体裁:五律

自入华山居,关东相见疏。瓢中谁寄酒,叶上我留书。

巢鸟寒栖尽,潭泉暮冻余。长闻得药力,此说又何如。

5.诗名华山南望春年代:唐 作者:朱景玄 体裁:五排

灵岳多异状,巉巉出虚空。闲云恋岩壑,起灭苍翠中。

皓气澄野水,神光秘琼宫。鹤巢前林雪,瀑落满涧风。

春尽花未发,川回路难穷。何因著山屐,鹿迹寻羊公。

6.诗名华山南庙年代:唐 作者:李益 体裁:五古

阴山临古道,古庙闭山碧。落日春草中,搴芳荐瑶席。

明灵达精意,仿佛如不隔。岩雨神降时,回飙入松柏。

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自古害忠良,神其辅宗祏。

7.诗名纵笔年代:宋 作者:陆游

素月徘徊牛斗间,天风吹鹤度函关。

一年似此佳时少,唤起陈抟醉华山。

8.诗名梦华山年代:宋 作者:陆游

路入河潼喜著鞭,华山忽到帽裙边。

洗头盆上云生壁,腰带鞓前月满川,

丹灶故基谁复识?白驴遗迹但相传。

梦魂妄想君无笑,尚拟今生得地仙。

9.诗名华山年代:宋作者:陈抟

半夜天香入岩谷,西风吹落岭头莲。

空爱掌痕侵碧汉,无人曾叹巨灵仙。

10.诗名华山年代:宋 作者: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华山的人文历史

道教文化

华山的道教宫观很多,历史也很悠久,早在汉武帝时就建有集灵宫,唐朝更陆续出现了一些由道士们自己所营建的宫观,相传大上方的白云宫就是唐金仙公主的修道处,至今遗迹犹存。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到明代华山上的道教宫观已经很多了,香火很盛。由于庙宇最初多建在峰顶,清康熙十六年 (公元1677年)山洪暴发,庙舍冲毁极多,故清代以后所重建的多改在峪内。

华山最主要的宫观是 西岳庙。该庙在华山下十里之处,华阴东五里。旧址在黄神谷。它始 建于汉武帝时,即前面讲过的集灵宫。东汉桓帝延熹八年 (公元165年)曾立《西岳华山庙碑》,言东汉统治者祭华、修庙、祈雨等事。北魏兴光元年(公元454年),文成帝因旧庙已毁坏不堪,便在华阴东五里处的官道北兴建新庙。从北魏开始直至清代,历代人们都不断加以维修和扩建。

另外还有 云台观和 玉泉院。云台观在华山下,去谷口二里,华阴南八里,为古明堂地,北周焦道广初创,唐天宝年间金仙公主复修。《华阴县志》载: “云台观以云台峰名。有二:其一为北周道士焦道广建,其一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为陈抟建。”

陈抟初居华山,曾开辟荆榛,在观内居住。元、明、清历代不断修葺,迄今旧址还在,其东北尚有纪念陈抟的希夷祠。玉泉院在华山的张超谷,宋仁宗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3)为纪念陈抟所建,院与玉井潜通,玉泉溪水环绕,故名。院内有奉祀陈抟的希夷祠,祠后曾有希夷睡洞,传说是陈抟练习睡功之处,可惜早已不存。玉泉院的规模是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华阴知县陆维垣所建,光绪时曾为大水冲毁,后修复。解故后,人民于1958年拨款重修并扩建。另外还有镇岳宫、玉女祠、全真观、圣母殿、毛女祠、炼丹炉、巨灵祠等等。这些庙多依山而建,结构精巧。

2.描写“华山”的诗句有哪些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咏华山》 宋 寇准

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2.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 韩愈

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3.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 李白

译文:华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壮伟高峻呀!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

4.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望岳》 唐 杜甫

译文:西岳(华山)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

5.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 唐 李白

译文: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6.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华山》 唐 张乔

译文:是谁用倚天剑削成这样高耸陡峭的华山?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8.古松偃蹇谷谽谺,太华峰前野老家。——《梦华山》 宋 陆游

译文:古老的松树耸立在险峻的山谷中,华山脚下住着独居的山村野老。

9.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赠陈商》 唐 李贺

译文:你像那五千仞的太华山,劈地而出,抽拔挺立,森严而灵秀。

10.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 许浑

译文:天上残云飞回(太)华山上,稀疏的细雨越过中条岭。

3.求一句华山的有名的诗句

崔颢(?--754)

行经华阴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峭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王晶龄(690—756)

过华阴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窤映转奇艳。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余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作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王维(701?--761)

华岳

西岳出浮云,积翠在太清。

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大寒,森沈华阴城。

昔闻乾坤开,造化生巨灵。

右足塌方山,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岳峙,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

上帝伫昭告,金天恩奉迎。

人只望幸久,何独禅云亭。

李白(701—762)

玉真仙人歌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迎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清晨鸣天鼓,飚欻腾双龙。

玉真之仙人,时住太华峰。

登华山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惚与之去,驾鹤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邱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邱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去蓬莱复西归。

玉浆党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杜甫(712--770)

望岳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柱到玉女洗头盘。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白居易(772-846)

旅次华州赠袁右丞诗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不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人空。

政顺气亦各,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柳宗元(773-819)

水帘诗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忽如朝玉泉,无冕垂前旒。

元稹

华岳祠

山前古寺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

双燕营巢始西别,百花成子又东还。

4.赞美华山的诗词有哪些

1、《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2、《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唐张九龄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3、《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

唐 钱起

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4、《过华阴》

唐王昌龄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5、《华山》

宋陈抟

半夜天香入岩谷,西风吹落岭头莲。空爱掌痕侵碧汉,无人曾叹巨灵仙。

6、《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7、《华山》

唐李洞

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5.西岳华山的古诗

古风其三十一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华山题王母祠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清冷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旅次华州,赠袁右丞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华山歌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五古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关门望华山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古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

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

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

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

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

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过华阴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五古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年代:唐 作者:钱起 体裁:五律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

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6.华山的诗句

华山作者:张乔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

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

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古风其三十一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华山题王母祠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冷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华山歌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五古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关门望华山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古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

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

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 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

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 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

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 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

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过华阴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五古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 年代:唐 作者:钱起 体裁:五律 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

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年代:唐 作者:韩愈 体裁:七绝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寄华山僧 年代:唐 作者:贾岛 体裁:五律 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

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 体裁:五排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送田卓入华山 年代:唐 作者:贾岛 体裁:五律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雨后过华岳庙 年代:唐 作者:李山甫 体裁:七律 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 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

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华山 年代:唐 作者:李洞 体裁:七律 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 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宿华山 年代:唐 作者:许棠 体裁:五律 异境良难测,非仙岂合游。星辰方满岳,风雨忽移舟。

喷月泉垂壁,栖松鹤在楼。因知修养处,不必在嵩丘。

华山 年代:唐 作者:郑谷 体裁:五排 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

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

云对莲花落,泉横露掌飞。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

淡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野花明涧路,春藓涩松围。

远洞时闻磬,群僧昼掩扉。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

7.描写西岳的诗句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咏华山》宋代:寇准 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2、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出自唐代李白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译文:华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壮伟高峻呀!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

3、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唐代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4、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唐代李洞《华山》 译文:高眠于峰顶之上,灵药自然成熟,从此头顶再也没有白头发。

5、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出自唐代: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译文:华山有阴阳二气的玄妙,有九座山峰的灵秀。树的颜色像玉一样青而光洁,道士们所住之处高远隐约。

8.关于华山的诗句

咏华山

宋朝 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意思;站在华山顶山,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远远近近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没有哪座山能与华山一样高一样齐的。抬头看去,看到太阳离我们那么近,回过头看,一朵朵白云低低的飘在山腰间。

作者简介;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应天山有,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迈,回首白云低。”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咏华山

天下名山众,/惟此最险峻。/名山各千秋,/惟此多神韵。/石莲怒放姿,/苍龙腾飞阵。/三峰插南斗,/一掌揽北辰。/突兀傲苍穹,/峭拔垂乾坤。/巨灵传神话,/老君有轶闻。/群仙天外客,/毛女秦宫人。/造化真奇巧,/引世探迷津。/遂使乐山者,/慕名频登临。/李白叹峥嵘,/韩愈为惊魂。/端的神仙境,/真源费猜寻。/徒羡陈希夷,/云台隐终身。/往昔我首途,/曾作《华山吟》。/今再来拜谒,/重逢意尤深。/欣喜有缆车,/如鸾飞天门。/松涛壮人怀,/惠风拂衣襟。/不求灵丹药,/不茯苓根。/不慕羽客居,/不思归山林。/自知是凡骨,/岂能免浮沉?!/只望觅净土,/仰贤沐清芬。/幸又临绝顶,/顿作方外人。/烦嚣俱抛却,/返璞竟归真。/东迎旭日升,/西醉火烧云。/始悟天寥廓,/山雄赖地脉。/大块即华章,/深壑有诗痕。/但愿借飞瀑,/涤我心上尘。/但愿借晴岚,/润我笔下文。/快哉逍遥游,/俯仰已忘神!

9.写华山的诗句

描写华山的诗句1.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2.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冷白石枕 ,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3.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4.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5.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6.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7.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8.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 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9.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 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10.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11.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12.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13.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 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 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14.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15.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 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 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16.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 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17.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行经华阴》译文及鉴赏

1. 关于华山的诗句李白

关于华山的诗句李白 1.李白的华山的诗句

《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合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傥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西上莲山》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欲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2.有哪些关于“华山”的诗句是李白的

李白只写了一首描写华山的诗《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3.有哪些关于“华山”的诗句是李白的

李白只写了一首描写华山的诗《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4.华山的名人名句李白的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华山,在陕西省境内.峥嵘:高竣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华山巍峨高峻,多么壮伟!黄河像一根游丝从玉际飘来。

此名句上句惊发感叹,突出华山高大峥嵘。下句以浪漫的笔触,用黄河如丝的形象比喻,反衬华山的无比宏大,两句侧重不同,角度各异.然而异曲同工,使诗风显得豪放、飘逸、洒脱,独标高格。今人多在身临华山胜景时,借用此二句以表现西岳的雄伟气势。

5.李白写济南华山的诗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飘然而至来到齐州,乘船至华不注山,写下了流传千古盛赞济南华山的诗句。古风」李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秦皇扫,虎视何雄哉。

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铅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举手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飙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群生。

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

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沉冥。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裴回。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昆山琼蕊,可以炼精魄。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月落西上阳,馀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仇。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

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

6.关于华山的诗句

咏华山

宋朝 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意思;站在华山顶山,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远远近近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没有哪座山能与华山一样高一样齐的。抬头看去,看到太阳离我们那么近,回过头看,一朵朵白云低低的飘在山腰间。

作者简介;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应天山有,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迈,回首白云低。”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咏华山

天下名山众,/惟此最险峻。/名山各千秋,/惟此多神韵。/石莲怒放姿,/苍龙腾飞阵。/三峰插南斗,/一掌揽北辰。/突兀傲苍穹,/峭拔垂乾坤。/巨灵传神话,/老君有轶闻。/群仙天外客,/毛女秦宫人。/造化真奇巧,/引世探迷津。/遂使乐山者,/慕名频登临。/李白叹峥嵘,/韩愈为惊魂。/端的神仙境,/真源费猜寻。/徒羡陈希夷,/云台隐终身。/往昔我首途,/曾作《华山吟》。/今再来拜谒,/重逢意尤深。/欣喜有缆车,/如鸾飞天门。/松涛壮人怀,/惠风拂衣襟。/不求灵丹药,/不茯苓根。/不慕羽客居,/不思归山林。/自知是凡骨,/岂能免浮沉?!/只望觅净土,/仰贤沐清芬。/幸又临绝顶,/顿作方外人。/烦嚣俱抛却,/返璞竟归真。/东迎旭日升,/西醉火烧云。/始悟天寥廓,/山雄赖地脉。/大块即华章,/深壑有诗痕。/但愿借飞瀑,/涤我心上尘。/但愿借晴岚,/润我笔下文。/快哉逍遥游,/俯仰已忘神!

7.关于华山的古诗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宋代寇准《咏华山》

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2、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唐代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3、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译文:两家要求将他们夫妻二人合葬,结果合葬在华山旁。

4、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唐代李洞《华山》

译文:高眠于峰顶之上,灵药自然成熟,从此头顶再也没有白头发。

5、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唐代贾岛 《送田卓入华山》

译文:瀑布高耸,在这瀑布旁边有一座草堂。

关于华山的古诗

 《行经华阴》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颢。古诗全文如下: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前言

 《行经华阴》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途经华阴时所见的华山三峰雄奇险峻的景色,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瑰丽,抒发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以及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首联写远景,起句不凡,以华山之高峻和三峰的高矗天际,压倒京都之豪富,暗寓出世高于追名逐利;颔联写晴雨时的景色,是近景;颈联写想象中的幻景,描述华阴地势的险要和汉畤的形胜,即景生感,隐含倦于风尘退隐山林之意;尾联反诘,借向旁人劝喻,说明凡争名夺利的人,就不得安心息影学长生之术。全诗打破了律诗的起承转合的格式,别具神韵。诗境雄浑壮阔,寓意深刻。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山。咸京:即咸阳,今陕西西安。《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

 ⑶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⑷武帝祠:即巨灵祠。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⑸仙人掌:峰名,为华山最峭的一峰。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

 ⑹秦关:指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⑺驿路:指交通要道。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⑻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⑼学长生: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翻译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赏析

 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再现了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引起无穷感慨。在这首诗中,他再次运用这一手法。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当时京师的北面是雍县,秦文公曾在这里作鄜畤(畤,谓“神灵所止之地”,即后世神坛之类),到汉高祖作北畤止,这里共有五畤,诗中的“汉畤”即指京师北面的这一古迹。而京师的'东南面,就是崔颢行经的华阴县。县南有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又称太华,山势高峻。神话传说这里是“群仙之天”,曾由“巨灵手劈”,所以“仙掌之形,莹然在目”(《云笈七签》)。华山各峰都如刀削,最峭的一峰,号称“仙人掌”。汉武帝观仙人掌时,立巨灵祠以供祭祀,即为“武帝祠”。华阴县北就是黄河,隔岸为风陵渡,这一边是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华阴县不但河山壮险,而且是由河南一带西赴咸京的要道,行客络绎不绝。

 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写法则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在这里,一个“俯”字显出崇山压顶之势;“岧峣”两字加倍写华山的高峻,使“俯”字更具有一种神力。然后,诗人从总貌转入局部描写,以三峰作为典型,落实“岧峣”。“削不成”三字含有人间刀斧俱无用,鬼斧神工非巨灵不可的意思,在似乎纯然写景中暗含神工胜于人力,出世高于追名逐利的旨意。

 诗人路过华阴时,正值雨过天晴。未到华阴,先已遥见三峰如洗。到得华阴后,平望武帝祠前无限烟云,聚而将散;仰视仙人掌上一片青葱,隐而已显,都是新晴新沐的醒目气象。首联写远景,颔联二句可说是摄近景。远近相间,但觉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几乎忘却它的对仗之工,而且更无暇觉察“武帝祠”和“仙人掌”已为结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奠基。

 颈联则浮想联翩,写了想象中的幻景。这是眼中所无而意中所有的一种景色,是诗人在直观的基础上加以驰骋想象的一幅写意画。在华山下,同时看到黄河与秦关是不可能的,但诗人“胸中有丘壑”,笔下可以溢出此等雄浑的画面;

 在华山下望到咸京西面的五畤,也是不可能的,而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完全可以感受到此种荡荡大道,西接遥天。古人论诗有“眼前景”与“意中景”之分,前者着眼客观景物的撷取,后者则偏执诗人胸襟的外溢。这首诗就是从描绘眼前景色中自然滑出五、六两句诗人的意中之景。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胸中之情亦由此可窥探。上句中一个“枕”字把黄河、华山都人格化了,有“顾视清高气深稳”之概;一个“险”字又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名利之途的风波。下句一个“连”字,使汉五畤上接颔联中的“武帝祠”和“仙人掌”,灵迹仙踪,联锁成片,更垫厚了结处的“长生”;“平”字与上文“岧峣“、“天外”相对照,驿路的平通五畤固然更衬出华山的高峻,同时也暗示长生之道比名利之途来得坦荡。一“险”一“平”,为人们提出了何去何从的问号。这两句中“枕”字、“连”字,前人称为诗眼,其实,两句中的“险”字、“平”字以及起句的“俯”字都是前呼后拥,此响彼应。

 此诗劝“学长生”,感叹自己奔波于仕途。但诗人不用直说,反向旁人劝喻,显得隐约曲折。结尾两句是从上六句自然落出的,因而显得潇洒自如,风流蕴藉。

 崔颢现存诗中大都格律严整,然而此诗却打破了律诗起、承、转、合的传统格式,别具神韵。前六句虽有层次先后,却全为写景,到第七句突然一转,第八句立即以发问的句法收住,“此处”二字,绾合前文,导出“何如学长生”的诗旨。从全篇来看,诗人融神灵古迹与山河胜景于一炉,诗境雄浑壮阔而富有意蕴。

七言律诗:崔颢《行经华阴》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宋代寇准《咏华山》

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2、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唐代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3、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译文:两家要求将他们夫妻二人合葬,结果合葬在华山旁。

4、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唐代李洞《华山》

译文:高眠于峰顶之上,灵药自然成熟,从此头顶再也没有白头发。

5、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唐代贾岛 《送田卓入华山》

译文:瀑布高耸,在这瀑布旁边有一座草堂。

王昌龄《过华阴》古诗

#诗词鉴赏# 导语七言律诗的兴起,晚于五言律诗。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杜甫以下至中唐时期,七言律体未能推陈出新。至晚唐,七言律诗则打开了新局面。下面是 考 网为大家带来的七言律诗:崔颢《行经华阴》,欢迎大家阅读。

行经华阴

唐代: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何 一作:无)

译文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注释

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即华山。咸京:即咸阳,今陕西西安。《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

⑶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⑷武帝祠:即巨灵祠。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⑸仙人掌:峰名,为华山最峭的一峰。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

⑹秦关:指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⑺驿路:指交通要道。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⑻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⑼学长生: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创作背景

 崔颢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年间二次入都。诗人此次行经华阴,事实上与路上行客一样,也未尝不是去求名逐利,但是一见西岳的崇高形象和飘逸出尘的仙迹灵踪,也未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奔波于坎坷仕途。

赏析

 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再现了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引起无穷感慨。在这首诗中,他再次运用这一手法。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当时京师的北面是雍县,秦文公曾在这里作鄜畤(畤,谓“神灵所止之地”,即后世神坛之类),到汉高祖作北畤止,这里共有五畤,诗中的“汉畤”即指京师北面的这一古迹。而京师的东南面,就是崔颢行经的华阴县。县南有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又称太华,山势高峻。神话传说这里是“群仙之天”,曾由“巨灵手劈”,所以“仙掌之形,莹然在目”(《云笈七签》)。华山各峰都如刀削,最峭的一峰,号称“仙人掌”。汉武帝观仙人掌时,立巨灵祠以供祭祀,即为“武帝祠”。华阴县北就是黄河,隔岸为风陵渡,这一边是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华阴县不但河山壮险,而且是由河南一带西赴咸京的要道,行客络绎不绝。

 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写法则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在这里,一个“俯”字显出崇山压顶之势;“岧峣”两字加倍写华山的高峻,使“俯”字更具有一种神力。然后,诗人从总貌转入局部描写,以三峰作为典型,落实“岧峣”。“削不成”三字含有人间刀斧俱无用,鬼斧神工非巨灵不可的意思,在似乎纯然写景中暗含神工胜于人力,出世高于追名逐利的旨意。

 诗人路过华阴时,正值雨过天晴。未到华阴,先已遥见三峰如洗。到得华阴后,平望武帝祠前无限烟云,聚而将散;仰视仙人  掌上一片青葱,隐而已显,都是新晴新沐的醒目气象。首联写远景,颔联二句可说是摄近景。远近相间,但觉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几乎忘却它的对仗之工,而且更无暇觉察“武帝祠”和“仙人掌”已为结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奠基。

 颈联则浮想联翩,写了想象中的幻景。这是眼中所无而意中所有的一种景色,是诗人在直观的基础上加以驰骋想象的一幅写意画。在华山下,同时看到黄河与秦关是不可能的,但诗人“胸中有丘壑”,笔下可以溢出此等雄浑的画面。

 在华山下望到咸京西面的五畤,也是不可能的,而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完全可以感受到此种荡荡大道,西接遥天。古人论诗有“眼前景”与“意中景”之分,前者着眼客观景物的撷取,后者则偏执诗人胸襟的外溢。这首诗就是从描绘眼前景色中自然滑出五、六两句诗人的意中之景。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胸中之情亦由此可窥探。上句中一个“枕”字把黄河、华山都人格化了,有“顾视清高气深稳”之概;一个“险”字又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名利之途的风波。下句一个“连”字,使汉五畤上接颔联中的“武帝祠”和“仙人掌”,灵迹仙踪,联锁成片,更垫厚了结处的“长生”;“平”字与上文“岧峣“、“天外”相对照,驿路的平通五畤固然更衬出华山的高峻,同时也暗示长生之道比名利之途来得坦荡。一“险”一“平”,为人们提出了何去何从的问号。这两句中“枕”字、“连”字,前人称为诗眼,其实,两句中的“险”字、“平”字以及起句的“俯”字都是前呼后拥,此响彼应。

 此诗劝“学长生”,感叹自己奔波于仕途。但诗人不用直说,反向旁人劝喻,显得隐约曲折。结尾两句是从上六句自然落出的,因而显得潇洒自如,风流蕴藉。

 崔颢现存诗中大都格律严整,然而此诗却打破了律诗起、承、转、合的传统格式,别具神韵。前六句虽有层次先后,却全为写景,到第七句突然一转,第八句立即以发问的句法收住,“此处”二字,绾合前文,导出“何如学长生”的诗旨。从全篇来看,诗人融神灵古迹与山河胜景于一炉,诗境雄浑壮阔而富有意蕴。

  《过华阴》作品介绍

 《过华阴》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1卷。

  《过华阴》原文

 作者:唐·王昌龄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过华阴》注释

 ①华阴;唐华州华阴郡属县,以在华山之北而得名,旧治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南。

 ②太华山:即西岳华山。

 ③云山:全诗校:“一作山色。”明灭:时隐时现,忽明忽暗。

 ④东峰:指华山东峰朝阳峰。景:日光。

 ⑤了了:分明貌。

 ⑥羁人:旅居在外之人。幽栖:指隐居。

 ⑦窅映:深邃貌。

 ⑧永望:长时间地眺望。辍:止。

 ⑨信宿:再宿日信。指连宿两夜。

 ⑩关:这里指潼关。

 11昨来心:全诗校:“一作乍冥冥。”

 12迁别:改变。

 13肆:悠意,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