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赏析 古文赏析

荣归故里意思_荣归故里的古诗

tamoadmin 2024-09-06 人已围观

简介1.古诗怎么造句二年级下册2.描写君王爱情的诗句3.古诗:《宣城见杜鹃花》的意思是什么?4.描写数字的古诗5.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范文精选长相思古诗词1  《长相思》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所作。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长相思》创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

1.古诗怎么造句二年级下册

2.描写君王爱情的诗句

3.古诗:《宣城见杜鹃花》的意思是什么?

4.描写数字的古诗

5.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范文精选

荣归故里意思_荣归故里的古诗

长相思古诗词1

 《长相思》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所作。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长相思》创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长相思》原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翻译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长相思》赏析

 词的上片开篇就是惊艳之语,词人叠用两个“一程”,突出长路漫漫之感。这句是化用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李煜只用了山的意象,而纳兰性德再加上了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前行的方向,他们一路向山海关出发。

 全词最美的是上片最后5个字,历来备受名家推崇。“夜深千帐灯”写的是帐篷里将士们点起的烛灯,千顶帐篷在塞外,形成了一幅特别的画面。词人的视角高远,帐内烛光闪闪,每一盏烛光下,都是一颗思归的心。王国维认为这5个字,写出了“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词的下片写塞外的风雪。上片中山水一程是空间的跨度,而下片的风一更雪一更,则是时间的维度。风雪声扰了征人的梦,词人用“聒碎”的动词来形容,凄美异常。最后一句也是高明之语,由眼前的风雪笔锋一转,想起家乡的宁静,那里没有这样恼人的声响,

 全词语言质朴,意境高妙。眼前的“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而心中的“故园无此声”是婉约动人的,两相对比下是词人细腻思归的心。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长相思古诗词2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相思的痛苦。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兴意味。

 我国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长安这个特定的地点更加暗示美人在这里是个政治托寓,表明此诗目的在于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之情。诗人将意旨隐含在形象之中,隐而不露,自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长相思古诗词3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有感情地朗读词,读出词的韵味,让学生走进词境,进入词心。同时,作为一节整合课,我设计了三个整合点:一是在初读词之后,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关于《长相思》的内容(作者,题目,写作背景,词义,感情,写法等);二是在学生学习完《长相思》之后,搜集关于思乡的'诗词;三是在练习环节,引入李煜的《长相思》,利用网络完成阅读小题(词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运用的表达方法等)。

  1、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

  2、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在朗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学生汇报搜集的关于《长相思》的资料时,谈到了词的意思,我只让两个学生回答了,没有因势指导,让全体学生练习。其次是让学生想象汇报纳兰性德家乡温馨画面之前,仅用了一个问句“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来进入学生的想象。课后回想,如果能先理解词中的“故园无此声”,然后再进入想象,效果会更好。最后,我觉得在时间的调控分配上,有些不合理,最后一个整合点——理解李煜的《长相思》,由于时间原因没能让学生很好地完成,下次要合理安排好。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尝试,让我收获了许多,取得了些许的进步,但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今后,我会针对自己的缺点,多学习,多实践,在学科整合的路上争取更大地进步。

长相思古诗词4

  古诗原文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译文翻译

 雨一直下着,听着窗外的雨滴声,直到深更都难以入睡。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灯此时似乎也变得多情起来,安慰孤独的我。

 好梦难成,此恨难消,窗外的雨可不管忧愁的人喜不喜欢听,仍是不停地下着,雨滴一直滴到天明才停了下来。

  注释解释

 长相思:词牌名,唐教坊曲名。

 一更更:一遍遍报时的更鼓声。

 恨,遗撼。

 道:知。

 阶:台阶。

  创作背景

 此文系诗人早年所作,屡试不第,羁旅异乡,几欲灰心,恰逢阴雨,彻夜难眠,有感而发此作。

  诗文赏析

 万俟咏作词喜用淡语,且工于音韵。这样连续重复用字,吟咏起来便很有音乐上的美感。 《雨》首句“一声声,一更更”形容雨声,连用两个叠宇,描摹雨断断续续的声音,既显得形象,在声音上也显得贴近。雨声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是因为人夜深难寐。“窗外芭蕉窗里灯”,听雨之人点。一盏孤灯,隔窗昕雨。“芭蕉”暗示雨打芭蕉的声音,使雨的声音更加响亮。“此时无限情”,直接道出人的心情。然而“无限”二字又使这种直言显得暖昧模糊。只知情意无限,心事无边,却不知究竟是什么样的心事使人长夜失眠,寂寞听雨。 “梦难成,恨难平”,用两个“难”字突出人的愁苦心情。因难以入睡,所以道.“梦难成”,连暂时逃避到好梦中去都是一种奢望;又因情在心头辗转,更兼一夜风雨,触动愁思,故日“恨难平”。但是雨不管这些,它“不道愁人不喜听”,只管“空阶滴到明”。“愁人”怪雨无情,不顾人的心情,就这样在空洞洞的台阶上一点一点滴到天明,这说明人一夜未睡。“一声声,一更更”的雨声,凄凄凉凉,仿佛人心中的愁绪一般,永远没有尽头。全词无一处提及“雨”字,却处处是雨。作者将雨声与听雨之人的心情融合得毫无痕迹,显示出高超的运笔功力。

长相思古诗词5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3、揭示课题: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二、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四、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4、同桌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7、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0、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12、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

  五、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

 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

 5、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

 6、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

 7、感情朗读。

  六、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三、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

 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10、感情朗读。

 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四、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五、找寻规律,识记生字

 1、找出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用你认为可行的办法去记忆。

 3、学生练写。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

 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

 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

 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古诗怎么造句二年级下册

1 在我的苦苦思索下终于有了解题思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

3 凡事不会不劳而获,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4 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只要有乐观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就一定能走出困境。就象古诗中说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 .刘胡兰面对铡刀,毫无惧色,宁死不肯说出党的秘密。最后被敌人了,这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6 3年时光,我们一同走过。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不能够再朝夕相处。但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彼此关怀鼓励,我们一定会取得新的成绩。

7 在地震的废墟旁边,一座现代化城市出现在人民面前。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不禁想起刘禹锡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看到黄果树瀑布,我想到拉一句古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9.这时节,刚过了立春,扬州的河面上便渐次地热闹起来,画舫里时不时地又传来轻柔的弹唱,不过,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最早流连忘返于江面上的,当然是那成双成对的鸳鸯了。

10 三月晴日里,碧空下的漓江波光潋滟,真是“春来江水绿如蓝”,怎不叫人心神荡漾?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什么有些写作高手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原来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呢!

6801794

利彰制冷 冷藏冷库制造 安装 维修专家

冷藏冷库 ,资质企业,厂家直销,提供...

免费咨询:小型冷库需要多少钱

湖南利彰制冷工程广告?

冷冻冷库 ,免费上门安装,安装保养

冷冻冷库 , 冷冻冷库 , 定期上门维护保养 , 冷库的价格 ...

昆明远腾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相关问题

引用古诗写句子

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479浏览13413 2017-11-27

引用古诗造句

1. 在我的苦苦思索下终于有了解题思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 3. 看到黄果树瀑布,我想到了一句古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4. 三月晴日里,碧空下的漓江波光潋滟,真是“春来江水绿如蓝”,怎不叫人喜欢? 5. 对于人生中的痛苦与挫折,我们要用“不以己悲,不以物喜”的旷达来自励。 6. 他十五岁就加入南下打工潮,闯荡风雨五十载,荣归故里,欣然感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还是家乡好啊。 7.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 8. 且看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气概,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看那“海内存知己,天涯苦比邻”的胸襟…… 9.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后人有谁能做到 10. 看着飘落的树叶和茁壮的大树,他不禁发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叹 11. 大战一触即发,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67浏览1409 2017-05-27

写一句话(或一小段)话,引用一句古诗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眨眼的瞬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6浏览216 2017-08-14

形容引用的句子

形容引用的句子 引用_词语解释 拼音:yǐn yòng 解释:1.引荐任用。2.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词作为根据。

1浏览257 2018-04-17

引用诗句或名言时,”。和。”的区别

这看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引号放在句号里面,间接引用放在句号外面。 这看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引号放在句号里面,间接引用放在句号外面。 先看相关口诀: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说:“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取实事求是 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2005年江西卷)(引文为直接引语,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2、间接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或不用。分两种情况。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再如:“留住济南”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 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 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2005 年山东卷)( 引文为间接引用,引语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所以引号里的句号应放在外面)。

65浏览7509 2017-06-05

精彩推荐

儿童乐园多少钱 认准爱乐贝游乐设备...

儿童乐园多少钱 优选爱乐贝游乐设备提供中心,提供全天24...

m.alb88toy广告?

开个儿童乐园要多少钱_2019开个儿童...

开个儿童乐园要多少钱 ,总部诚邀加盟,灵活投资,品种...

78.zsld90广告?

同事,是不是注定不能成为朋友?

我的回答!同事可以成为朋友关系,同事与同事之间不能成为最好的朋友。比如说(同事之间不能说领导的不是,

热议2518回答

金钱和物质对女人来说有多重要?

金钱和物质对女人真的很重要,重要到很多女人选择另一半的条件就是对方的经济条件至少要在自己之上。年少时

674浏览93回答

来自附近网友的提问

在暗恋中,你做的最卑微的事情是什么?

640人正在讨论去回答

如何做出正宗三汁焖锅?

宝妈享食记8556播放

“杨振宁,你不配拿中国国籍”:他不牛,你们牛,行了吧!

国馆编辑部: 前段时间,科学家于敏先生去世。 很多人连于敏是谁都不知道。 这么说吧,钱学森大家都应该知道。钱学森有个称号,叫“两弹元勋”。中国得到这个称号的科学家,只有23位。 于敏,是其中一

12.1万浏览1831赞

华为在美提起诉讼,你认为会胜诉吗?

对于华为敢于向美国提起诉讼,这真的不单单是勇气啊。实际上不管胜诉与否。都可以让全世界看到

3.8万浏览181回答

中国禁洋垃圾后日本陷困境,为何中国以前会进口洋垃圾?

中国从建国以来一直在努力奋斗经济,我们的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人口巨大,土地辽阔,需求也很大

1万浏览170回答

华为遭遇“软硬”双杀,科技独立是否已经刻不容缓?

最近华为在美国及欧洲市场,遭到不同国家的软硬双杀。作为有着雄厚的科技实力的华为公司,我相信在面对这些

1086浏览41回答

这些IP**有多优秀?

独立鱼7.8万播放

来自附近网友的提问

你是如何发现别人暗恋你的?

707人正在讨论去回答

在大学里,有哪些莫名其妙的规则?

在大学寝室里熄灯后不能说话,不能有声音。还有就是不能够使用大功率电器,被辅导员看到都会被没收,到教室

2747浏览58回答

该不该鼓励孩子遇到争执时“打回去”?

作为家长,每个人的内心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所以,很多家长都特别苦恼当自己的孩子受到他人欺负的

1452浏览125回答

你最欣赏什么样的友情?

从年轻的相见相识相知,到晚年的挽手相扶持,坐在一起畅谈岁月痕迹,还能够欢声笑语的友情最为让人欣赏与羡

414浏览79回答

来自附近网友的提问

初入职场怎样快速和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64人正在讨论去回答

如何做好快速皮蛋粥?

请叫我蘑菇娘娘2.8万播放

经常吃的这种粥竟是"胶水粥",有毒还致癌?现在看还不晚

早餐大家一般都吃什么?大家的口味可能都会有所区别:有人喜欢吃油条加粥,有人爱吃包子加粥,还有人就喜欢粥加咸菜…… 早餐喝碗粥,这是很多人从小的习惯。不少人由于没有条件自己煮粥,就去早餐店购买熬好

14.7万浏览1051赞

水果价格高涨,为什么2019年水果会卖的这么贵?

自己最常买的是苹果,橙子和千禧,价格一直没有关注过,就发现一点,就是每次去水果店没有百八十块都出不来

8391浏览196回答

你觉得暴饮暴食能缓解压力吗?

不能,暴饮暴食不仅不能缓解压力,而且还能增大压力。我们现在的生活压力特别大,节奏也很快,这都是事实,

951浏览112回答

跳槽就一定会涨薪水吗?

据我所知,跳槽的原因无非是两个,第一是因为自己是行业里的佼佼者,要么可以单干,要么有很多花高薪聘请自

1064浏览96回答

情商低的人是什么样的?

大连老湿3.9万播放

来自附近网友的提问

描写君王爱情的诗句

古诗造句如下:

1、他十五岁就加入南下打工潮,闯荡风雨五十载,荣归故里,欣然感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还是家乡好啊。

2、春天,花儿都盛开了,五颜六色的,东风吹拂着花儿和树木,这一派美丽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我感叹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这时候,我还听到旁边的游客在朗诵古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4、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困难与阻挠才能够成功。

5、当人们处在最困难的时候,总是希望像古诗中所描写的那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现美好的转机呀。

古诗的简介:

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近体诗。

按有无完整故事情节:抒情诗、叙事诗。

按表现内容: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史诗、牧歌、哀歌、颂歌、哲理诗。

按表现形式: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律诗、绝句、排律、朗诵诗、打油诗、自由诗、十四行诗、歌谣、民歌、儿歌、童谣、散文诗等。

古诗:《宣城见杜鹃花》的意思是什么?

1. 关于君王的爱情诗句

关于君王的爱情诗句 1.形容生死爱情诗句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长恨歌_古诗文网

作者:白居易 (唐代)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形容君王的诗句

谁的眉眼念了谁的笑靥如花,谁的容颜乱了谁的家国天下,谁允了谁江河万里山川如画,谁弃了谁陌路红尘一丈天涯。

2、他夺得帝王霸业君临天下,她等到坟头草立枯骨成沙

3、如若为你权倾天下,我愿自此丢盔弃甲

4、你不过我红尘陌路,我不过你笑忘成书

5、我三军齐发、扬鞭策马、万里扬沙、兵临城下,只为睹你笑靥如花,只为望你绝代风华

6、我自问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唯独你一人却成了我此生最大的败笔

7、君若离去,请赐我百年无忧,允我此生无虑,可好?

8、你错将我的相思留了念想,我错将你的名字入了奏章

9、我别了繁华、弃了天下、负了子民、反了国家,只为陪你浪迹天涯、闲看落花。

10、你早已三宫六院佳丽三千,我还在长亭苦等掌灯门前。

11、君为帝,妾为民,帝民两不同,君妾怎相拥。

12、谁人哭泣谁人离,谁人自此无可依。

13、只怪你那日惊鸿一瞥,艳了我的难舍难别,自此便应了我永生永世的情劫。

3.求带君字的爱情诗句或者词句

一、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二、卜算子

作者李之仪 朝代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三、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四、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五、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4.我要写,需一描写君王痴情的诗

1君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惟见长江水

2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3还君明珠泪双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4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5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6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7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成环,夕夕都成玦,若似玉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8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9越人歌 (无名氏·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知不知?

10

点绛唇 (晏几道·北宋)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11

赋水仙云卧衣裳冷。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爱一点、娇黄成晕。不记相逢曾解佩,甚多情、为我香成阵。待和泪,收残粉。 灵均千古怀沙恨。恨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烟雨凄迷僝僽损,翠袂摇摇谁整?谩写入、瑶琴幽愤。弦断招魂无人赋,但的砾银台润。愁殢酒,又独醒。

12

江城子 (2) (韦庄·唐)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

5.描写帝王的诗句

●西楚霸王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豪气盖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秦末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大环境下,他以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突起于垄亩之中,没有任何凭借,很快就摧毁了暴秦的,于是宰割天下,分封王侯,号称“西楚霸王”。项羽虽未成帝业,但司马迁在《史记》中,仍把他列入“本纪”,作为帝王来看待。倘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

楚汉相争,开始时项羽节节胜利,刘邦几为其所掳。后来由于项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导致其战略上连续失误,而刘邦则逐渐转败为胜。最后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兵少粮尽,自知败局已定。夜饮帐中,面对美人虞姬,宝马乌骓,乃慷慨悲歌。唱出了气盖一世的英雄豪杰穷途末路的悲慨。全诗“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宋·朱熹),他心爱的美人虞姬持剑起舞,其间举剑自刎,由此还演绎出中国历史上至美爱情的千古绝唱。而这首《垓下歌》,则历代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

●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是刘邦称帝后第七年(公元前195年)所作。当时淮南王英布叛乱,刘邦亲率大军征讨,英布败逃,刘邦命其部将乘胜追击,自己则班师回朝。归途中,他停留在自己的故乡沛县,在沛宫摆下筵席,与家乡父老纵情欢歌,酒酣刘邦击筑起舞,慷慨悲歌。全诗仅三句,首句起兴,展现群雄相争中的风云变幻,后两句抒发了自己平定天下、开创大汉基业、荣登帝座威加海内的喜悦心情,表达了渴望巩固统治、维护的迫切愿望,气势雄浑,气魄浩荡,千古传颂。

《大风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的封建帝王,在荣归故里之际,往往效法汉高祖,大摆筵席,宴请故旧亲友。有些君主也吟诗作赋,以《大风歌》来比附自己的豪迈情怀,讴歌自己的文治武功。

●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公元前 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

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

诗开篇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阵阵秋风下白云纷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短短两句,清远流丽。

秋日乃惹人思情,虽有幽兰含芳,秋菊斗艳,然凋零的草木,归雁声声,勾起汉武帝对故去的“佳人”不尽的思念之情:“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此句写的缠绵流丽乃一诗之精华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三句,竭力描写汉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欢宴景致。当楼船在汾河中流疾驶,潺缓的碧水,顿时扬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热之际,不禁随着棹橹之声叩舷而歌。

紧接着却出现了“欢乐极兮哀情多”。君临天下,当藐视一世,俯视天地之间,应慨然得意忘形尔。何来如此幽情哀音?王尧衢《古诗合解》卷一一语道破:“乐极悲来,乃人情之常也”。原来,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尊贵荣华终有尽时,人生老之将至,所有一切也会随着死亡不复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忧伤呢?

6.关于君王的诗词有哪些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唐代: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3、薤露

魏晋: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4、过华清宫

唐代: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犹有 一作:惟有)

5、北齐二首

唐代: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描写数字的古诗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他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归来后,此时正流落江南,寄人篱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惨。老来思乡,本是人之常情,何况诗人老迈患病。于是,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 诗是感物而起兴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这杜鹃好像就是故乡的花。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 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原因。这鸟,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昼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蹄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 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此时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不能回到故乡去。青年时代,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本想功成名退再荣归故里。不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觉得没有面目见蜀中父老。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三、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范文精选

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2、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这是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3、相传苏轼与同窗赴京赶考,学友因为天气耽搁担心迟到,感叹成诗曰:

一叶孤舟,做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轼劝勉道:

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

4、吴承恩 《西游记》中一段“红轮西坠”后天色已晚的景色描写:

十里长亭无人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声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5、《归田琐记》中有一首诗,刻画的是过去的当官时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而后 “荣归故里”“赋闲在家”的丑恶嘴脸,淋漓尽致,值得玩味。

一命之荣称得,两片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乡地保传得,五十嘴巴打得,六角文书发得,七品堂堂考得,八字衙门开得,九品补服借得,十分高兴不得。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七年级语文 《木兰诗》教案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范文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二、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 故事 ,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机敏活泼、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和平的任务形象。本诗为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是初中语文课文中的优秀篇章。 三、教学内容:

 义务 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课 题 《木兰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及常用的修辞手法。

 了解诗中详写和略写的部分,理解这首叙事诗详略分明的特点。

 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主义精神。

 体会文中木兰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认准字音、字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情节。

 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巧妙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音乐《谁说女子不如男》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 方法 诵读法、复述法、讨论研究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流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百度搜索

 提问:大家知道这首歌中唱的是谁吗?她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谁来 说说 自己所认识的花木兰?

 二、检查预习。

 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通字以及一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

 三、朗读全诗。

 四、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

 五、分析第一部分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木兰怎样的特点?

 3、第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量?

 4、这一部分后八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学生简单谈谈对花木兰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或更正

 学生先自己划分,在自己已有结果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1-3)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4)荣归故里

 第三部分(5-6)全家团聚

 第四部分(7)赞美木兰

 指名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先引导学生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检验学生的预习能力

 把握课文结构,整体感知课文,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打好基础。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流

 程 一、复习第一部分。

 二、由上节课分析的木兰代父从军,奔驰征途,引导继续分析后文。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范文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 文章 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2.引导 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

 3.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4.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

 ⑴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⑵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难点

 ⑴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故事情节,深入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⑵文中出现的重点古诗词的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巾帼英雄的 事迹 ,请讲一讲。(学生讲)说到巾帼英雄不得不提到木兰,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会对女英雄木兰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二探索新知识

 1.相关的文学常识(投影显示)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中一种在马 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 》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

 2.读文

 ⑴让学生认真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播flash)

 需要注意的字音:

 机杼军帖可汗 鞍鞯辔头溅溅胡骑啾啾朔气扶将著扑朔戎机

 ⑵让学生结合所听的录音和课释自由朗读课文

 ⑶找学生读文,并找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⑷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读时要读出节奏感,例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让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话划分节奏,并大声读出来。

 学生划节奏,读文。

 找三至五名同学读。师生共评价。

 ⑸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着读文,提出不懂的字词句。学生质疑:

 学生需积累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例如:当户织:户,军书十二卷:十二,阿爷无大儿:爷, 胡骑,戎机,朔,赏赐百千强:强,郭,扶将,著,裳,扑朔,迷离,傍,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作用。?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木兰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教学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6’)?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20’)?

 1、诗歌诵读:?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2’)?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品读探究:?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 句子 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前的准备——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木兰改装——详写?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4、语言品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