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赏析 古文赏析

精卫相关古诗词_关于精卫的古诗

tamoadmin 2024-09-01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孩子的勇敢诗句古诗词2.精卫顾炎武150字文古诗赏析3.关于拖物言志的诗句(托物言志诗10首)4.小学生七十五首古诗中托物言志的诗5.《读山海经》古诗的原文赏析1.关于缅怀先烈的诗句 我从古诗还有现代诗两个方面为你奉上相关的诗歌,请你参考! 1:古诗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

1.关于孩子的勇敢诗句古诗词

2.精卫顾炎武150字文古诗赏析

3.关于拖物言志的诗句(托物言志诗10首)

4.小学生七十五首古诗中托物言志的诗

5.《读山海经》古诗的原文赏析

精卫相关古诗词_关于精卫的古诗

1.关于缅怀先烈的诗句

我从古诗还有现代诗两个方面为你奉上相关的诗歌,请你参考!

1:古诗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绝笔诗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金鱼

鱼且能自由,

人却为囚徒。

童谣

民家黑森森,

官家一片灯。

民家锅朝天,

官家吃汤丸。

2:现代诗:

清明缅怀先烈诗朗诵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会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

源于昨天你们血与汗的奉献。

没有你们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安息吧,英雄。

心怀最深沉的崇敬,我们走进烈士陵园。

聆听那血染的碑文,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清明即将来临,我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

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先烈的英灵。

烈士长存,丰碑永恒。

东风吹,松枝摆,少先队员扫墓来。

凝望烈士墓,烈士浩气依然在。

革命传家宝,一代传一代。

为了后方机关,为了几千老乡,

十三岁的王二小 ,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他的血染红了山岗,他的血染红了蓝天,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清明雨纷纷,白花祭亲人。

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

烈士业绩照千秋,星星火炬代代传。

生为炎黄子孙无比自豪,生为龙的传人无尚光荣。

我们是新世纪的缔造者,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

从小立下报国志向,当好建设者和接班人,谱写中华新篇章。

3:对联:

清明节对联: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

2.含有缅怀的诗句

怀念过去的诗句

1、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欧阳修《临江仙》

2、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陶渊明《杂诗·其三》

3、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杜甫《天育骠骑歌》

4、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辛弃疾《临江仙》

5、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辛弃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6、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7、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楼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李煜《破阵子》

8、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李贺《仙人》

9、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白居易《东城寻春》

10、独坐思往昔,愁绝泪盈襟。——陈宓《题妙寂寺》

11、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晏殊《木兰花》

12、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王昌龄《大梁途中作》

13、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萨都剌《满江红》

14、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姜夔《凄凉犯》

15、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周紫芝《鹧鸪天》

16、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17、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柳永《昼夜乐》

18、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9、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令狐楚《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

20、春过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刘禹锡《杂曲歌辞·忆江南》

21、当时珠泪知多少,直到于今竹尚斑。——高骈《二妃庙》

3.缅怀英烈的诗歌

缅怀革命烈士诗歌(一)清明的雨呀纷纷扬扬, 是我们的热泪涌出心房。

先烈呀,今天我们集合在一起, 向您敬礼!为您歌唱。我们就像纪念碑边的小松树。

时刻守卫在您的身旁,我们就像墓地上的鲜花, 向您送去问侯,向您送去芬芳。清明的雨呀是点点滴滴的音符, 谱写出英雄的篇章。

缅怀革命烈士诗歌(二)想当年,抗日的烽火燃烧大地, 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 多少将士迎着风雨英勇出击。 为了华夏的锦绣河山, 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笑迎明天; 八年抗战换来了壮烈的胜利。

想当年,的军号响彻天地; 有多少英雄在枪林弹雨中所向无敌 为了华夏儿女的翻身解放, 他们高举火炬冲破黑暗, 星星之火在亿万人民心中点燃。缅怀革命烈士诗歌(三)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 有杨靖宇将军住过的茅草房:在波涛滚滚的赣江旁, 有方志敏同志战斗过的山冈。

那十三岁的王二小啊! 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他的鲜血却染红了一座大山。那十五岁的刘胡兰啊 昂首挺胸走向敌人的铡刀边, 她的英名至今代代相传。

缅怀革命烈士诗歌(四)翻开中华民旅的历史, 有多少从容就义、壮烈牺牲的英雄;走进松柏苍翠的烈士陵园, 有多少烈士的英灵在这里长眠。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瀚,还有后来人。缅怀革命烈士诗歌(五)每当我们朗诵这些正义歌. 热血奔腾在心中,胸前的红领巾映着阳光, 就象先烈的忠贞、刚强,一朵白花一个心愿,一朵白花一个问安,凝聚着每一个少先队员的敬仰, 编织着每个小伙伴的誓言。

缅怀革命烈士诗歌(六)放心吧,敬爱的先烈, 您的遗愿我们来实现。我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我们有一股火一样的情,让我们高高地举起手臂, 向您庄严宣誓: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健体, 学会审美, 学会劳动, 学会创造,学会生存。

缅怀革命烈士诗歌(七)《清明节缅怀烈士诗歌》三月,万物复苏,盎然春意。三月,最令人向往的日子。

人们总是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烈士陵园前,我站着留了影,此时此刻,我心潮涌起,我们能否踏着先烈足迹?!我们能否把红旗扛起?一种激昂,一个振奋,一种思索,一个问题。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从父母、老师嘴里知道罗世文、车耀先事迹,***人面对敌人的屠刀、威武不屈,深深根扎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上小学的时候我认识了“小萝卜头”,他与我们一样大的年龄,做的事迹是那样壮烈。

我还从书本上读到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明天,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可歌可泣。今天,我在“小萝卜头”雕塑前,依然感到他的少年英姿,他在沉着的思索什么?难道他感到自己幼稚?我反复读了“狱中八条意见”,仿佛看了先烈们鲜红的血迹。

在牺牲个人利益及生命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象先烈一样无悔无怨?现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我们怎么样实现先烈的遗志?面对先烈,我感到,作为一个普通党员,我们应该举起民族振兴的大旗!告慰先烈,我们正在经历新的壮举!栉风沐雨不辞苦,改革路上谱新曲!我们用生命,象烈士那样撰写精彩的人生,祖国的强大还得靠我们自己!缅怀革命烈士诗歌(八)百年回眸, 悠悠岁月,旧中国,列强欺凌,主权沦丧,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面对中华民族——毕生最大的耻辱与危难,多少仁人志士慷慨悲歌,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在革命的最前线。

是他们让中国从东亚病夫中毅然走了出来是他们改写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悲惨历史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雄壮的战鼓声中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取得了一个辉煌的胜利。美好的现实正是革命先烈所期待和为之奋斗不息的境界。

血与火的革命与今天如火如荼的建设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大地春色融入了无数先烈的热血和生命。

不是有人说过,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撬动地球吗?那么,有了爱国奉献精神,我们伟大的革命先烈,就能日月当鼓,作弦,奏响叱咤风云的生命礼赞!我们不会忘记,不会忘记,经受到无数疯狂,和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有一副高昂的头颅,一副坚挺的脊骨,一双喜马拉雅山壮厚的肩膀,一身黄河长江奔腾不息的血管。昨天,我们曾经,托起五千年的文明,托起过长城、故宫;今天,我们必然能用十三亿双手臂,托起明天的太阳,托起通向月球、金星、火星宇宙每一个角落的火箭、卫星和人造飞船……缅怀革命烈士诗歌(九)想象让目光在这秋夜穿透十亿面墙壁逆长城黄河而上斗转星移,五千年岁月苦斗之下你不屈的影子已凝固为东方的山峰在这静静的秋夜我已感受到你正用祝福拥抱着我使我懂得母爱永存如年年五月盛开的花朵而我年轻的生命之河你古老的,岁月就是泱泱诗魂站起来默默遥想世世代代,先祖们如期惊醒沉睡的泥土他们将古铜的脊背裸露给天空播种长城播种故宫也常常在月夜我痴情地朗声读你那坦坦荡荡的**大地那惊涛拍岸的**长河那悠悠长的丝绸之路那神奇的敦煌壁画在五千年飞雪落雨的岁月里你滋育了属于你。

4.关于悼念的诗词

1、薤露魏晋:曹操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译文汉朝自建国到现在已是二十二世,所重任的人(何进)真是徒有其表。

猴子虽穿衣戴帽,可究竟不是,(他)智小而想图谋大事,做事又犹豫不决,致使君王(少帝)被劫。白虹贯日是上天给人间的凶兆,这应验在君王身上,而(何进)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乱臣贼子(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君主,焚烧东京洛阳。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帝王的宗庙也在烈火中焚毁。

(献帝)被迫着西迁至长安,一路上迁徙的百姓哭声不止。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

2、哭孟浩然唐代:王维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译文老朋友我再也见不到了,汉水滔滔仍然日夜东流。请问襄阳遗老今在何方?江山依旧何人再游蔡州?3、霜叶飞·重九宋代:吴文英断烟离绪。

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

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 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

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早白发、缘愁万缕。

惊飙从卷乌纱去。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译文看着断断续续的云烟,离愁别绪之情油然而生,更令我情怀关切的,令人伤心的,是那一轮斜阳映射出来的一片残红,渐渐隐没于绛红的霜叶树林里。我提来了半壶秋水,插上一束**的菊花以便将她奠祭。

在秋风秋雨之中,菊花依然旧香气喷溢,散发着阵阵幽香。在这种时候,谁又能策马扬鞭,像空中飞翔的小鸟一样轻飞迅疾,又有谁有心去凭吊凄凉、荒败的古台遗迹?记得我们曾经醉态朦胧,一起踏着歌声,去游览南屏。

当时我昏醉沉迷,将身边的小蛮和樊素忘记。如今只有寒蝉呜咽,她的彩扇又在哪里?我的爱妾又去了何地?如今又是重阳节,虽然应景传杯但是却毫无意绪,任凭尘埃落满素笺,随便让蠹虫蛀坏毛笔,未完成的词章经过许多年也懒得再将它续写上。

半轮素月的斜辉洒满东篱。泠泠清清的寒夜,蟋蟀仿佛也在唉声叹气,悄声低语。

我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只是因为愁绪万千,而任随狂风把帽子吹去,我独自一个人把茱萸细细观看,只能预定明年再登临那山峰的高处。4、哭宣城善酿纪叟唐代:李白戴老黄泉下,还应酿大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译文纪老在黄泉里,还会酿制老春美酒。只是阴间没有李白,你老卖酒给何人?5、书哀宋代:梅尧臣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译文老天爷已经夺走我的爱妻,又夺走了我的儿子。

两眼虽然还没有哭干,可悲的是我心已经枯死。雨滴掉下来落进土地,珍珠被沉没埋在海底。

但是到海里就能找回珍珠,想寻找落下的雨也可以掘地。只有人死去葬在九泉,从古以来就知道再没有希冀。

我悲痛地捶着胸膛又去向谁发问,只看见镜中憔悴得鬼一样的自己。

5.关于悼念的诗词

白马篇 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拟挽歌辞 魏晋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七哀诗 魏晋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咏怀 南北朝庾信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死后诗 唐李叔霁 忽作无期别,沈冥恨有余。

长安虽不远,无信可传书。 伤死奴 唐刘夷道 丹籍生涯浅,黄泉归路深。

不及江陵树,千秋长作林。 见道边死人 唐刘允济 凄凉徒见日,冥寞讵知年。

魂兮不可问,应为直如弦。 咏死兔 唐苏颋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

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悲歌 唐白居易 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

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 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

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 秋雨叹 唐杜甫 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过颜处士墓 唐白居易 向坟道径没荒榛,满室诗书积暗尘。

长夜肯教黄壤晓?悲风不许白杨春。 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

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 哭崔常侍晦叔 唐白居易 顽贱一拳石,精珍百炼金。 名价既相远,交分何其深。

中诚一以合,外物不能侵。 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沉。

晚有退闲约,白首归云林。 垂老忽相失,悲哉口语心。

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 丘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 风月共谁赏?诗篇共谁吟? 花开共谁看?酒熟共谁斟? 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道理使之然,从古非独今。 吾道自此孤,我情安可任? 唯将病眼泪,一洒秋风襟。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唐白居易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为薛台悼亡 唐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精卫 唐岑参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

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昭君墓 唐常建 汉宫岂不死,异域犹伤没。

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

愤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悲陈陶 唐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哭孟郊 唐贾岛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

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 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

故人相吊后,斜日下寒天。 哭贾岛 唐可止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

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 冢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

墓雨滴碑字,年年添藓痕。 经贾岛墓 唐杜荀鹤 谪宦自麻衣,衔冤至死时。

山根三尺墓,人口数联诗。 仙桂终无分,皇天似有私。

暗松风雨夜,空使老猿悲。 哭山友 唐杜荀鹤 十载同栖庐岳云,寒烧枯叶夜论文。

在生未识公卿面,至死不离麋鹿群。 从见蓬蒿丛坏屋,长忧雨雪透荒坟。

把君诗句高声读,想得天高也合闻。 闻逝者自惊 唐李嘉佑 亦知死是人间事,年老闻之心自疑。

黄卷清琴总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 愿将从药看真诀,又欲休官就本师。

儿女眼前难喜舍,弥怜双鬓渐如丝。 读三国志 唐李九龄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观送葬 唐欧阳詹 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

他时不见北山路,死者还曾哭送人。 邓艾庙 唐唐彦谦 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

6.关于缅怀的古诗词

《蝶恋花·凤栖梧》 宋代:柳永 蜀锦地衣丝步障。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玉砌雕阑新月上。

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

鸳鸯绣被翻红浪。《杂诗 其三》 魏晋:陶渊明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天育骠骑歌》 唐代:杜甫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 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 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仙人》 唐代:李贺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代:萨都刺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7.关于悼念的古诗

悼亡诗

——沈约·南朝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鹧鸪天

——贺铸·北宋

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沈园二首

——陆游·南宋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8.关于怀念的诗句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4:遥想公瑾当年,**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飞灰烟灭。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9.关于缅怀英烈的诗

一、《滨江抒怀》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二、《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三、《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四、《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五、《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关于孩子的勇敢诗句古诗词

这不是古诗,是古代神话传说故事。

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变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旧时用以比喻有深仇大恨,积极设法报复。后用以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精卫顾炎武150字文古诗赏析

1.描述学生勇敢的诗句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少年心事当拿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读山海经·其十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译文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注释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

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

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致酒行 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有资料显示是‘拏’‘拂’但很多资料显示是“拿”)译文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当年主父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

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

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

2.关于勇敢的古诗

陆游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客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璘珣。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勇敢是现代词语。古代讲勇,按照现代的意思是豪气干云的那种诗歌!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关于勇敢的诗句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lt;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lt;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lt;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lt;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lt;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lt;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lt;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lt;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lt;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lt;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lt;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lt;绝句>>(<&lt;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lt;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lt;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lt;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lt;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lt;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lt;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lt;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lt; 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lt;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lt;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lt;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lt;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lt;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lt;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lt;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lt;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lt;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lt;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lt;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17

4.关于勇敢的古诗

陆游 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客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璘珣。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勇敢是现代词语。

古代讲勇,按照现代的意思是豪气干云的那种诗歌!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5.有关勇敢的诗句或格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荀子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b.富兰克林

5、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w.哈兹里特

6、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c.c.科尔顿

7、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8、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9、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10、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11、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2、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3、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14、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15、]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16、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1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8、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9、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20、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1、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2、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

望纳

关于拖物言志的诗句(托物言志诗10首)

本诗作于顺治四年(1647),当时清军巳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几个南明先后覆灭,只有永历帝远在两广坚持抗清。本诗借咏精卫填海的神话,运用典故和比喻,表达作者始终不渝的抗清复明的心志;并对那些苟且偷生,一心经营安乐窝的燕雀之辈,作了辛辣的讽刺。

小学生七十五首古诗中托物言志的诗

1.托物言志诗10首

李商隐《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复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郑思肖制《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bai

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du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zhi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dao。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求托物言志的古诗词10首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早梅

3.托物言志的古诗

你好!很高兴为你答疑解惑。

托物言志的诗

1、《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

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11、《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2、《精卫》

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3、《秋夜望单飞雁》

北周·庚信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纳,谢谢!

4.描写托物言志的古诗词

原发布者:BAI1234561314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

5.托物言志的诗句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如南宋故臣郑思肖的《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独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虚荣,不屑与“百花”为伍。它坚持节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穷。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种神韵,而菊花同时又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相对应的“百花”则是影射那些屈节仕元的故宋臣属。

诗三四两句化用朱淑贞“宁可抱头枝上老,不随黄叶舞西风”的诗句,精心刻画了菊花宁带着清香枯死枝头,决不向北风屈服飘零落地的顽强精神,绝好地体现其耿耿忠心、铮铮铁骨,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这里的“北风”一语双关,字面上指大自然凛冽呼啸的北风,实际上隐喻来自北方的元朝统治者。他们虽凭借强大的武力灭亡了南宋,但去无法征服像诗人这样的孤臣义士。诗人以咏菊为题,运用拟人手法咏菊写人,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其次,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下面这首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再者,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如黄巢落第后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应的“百花”自然是喻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

诗的三、四两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思想的深刻,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的壮丽、意境的阔大,都可谓前无古人。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示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因此这首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有“奇”的特点,使人于诗作中读出抒情诗人的高大形象,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6.关于咏物言志的诗句

托物言志: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 王安石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陈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王冕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郑板桥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 郑思肖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黄巢

7.关于托物言志的诗或句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虞世南《咏蝉》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李商隐《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李贺《南国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唐)来鹄《云》

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宋)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感遇?江南有丹橘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8.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有那些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 诗文解释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

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

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

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

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齐已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注释 诗文解释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

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

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词语解释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诗文赏析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

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

《读山海经》古诗的原文赏析

1、《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

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11、《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2、《精卫》

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3、《秋夜望单飞雁》

北周·庚信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查看全部2个回答

大学生必背经典古诗词-淘宝海量精品好书,网友力荐的这儿都有!

关注古诗赏析的人也在看

大学生必背经典古诗词-网上买书,上淘宝,品类齐全,折扣多多,这些必读好物现在买更划算!来淘宝,一站式购物网站新体验,一网打尽,淘,你喜欢!

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神童必看 小学语文阅读辅导 儿童智力开发选掌门少儿

关注小学生写日记的人也在看

明星爸爸黄磊选择的智力开发品牌,激发全脑潜能,促成智商与情商全面发展,小学语文阅读辅导浸入式预习,促成主动学习,AI智能课程,时间自由随时学小学语文阅读辅导

上海掌小门教育科技..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必备古诗75首》中的托物言志的诗

托物言志的诗 1、《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 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11、《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2、《精卫》 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3、《秋夜望单飞雁》 北周·庚信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10 浏览4362017-05-10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托物言志的有哪些?!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古 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注释 诗文解释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齐已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注释 诗文解释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词语解释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诗文赏析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 望梅花 年代:唐 作者:和凝 体裁:词 春草全无消息, 腊雪犹馀踪迹。 越岭寒枝香自拆, 冷艳奇芳堪惜。 何事寿阳无处觅, 吹入谁家横笛? 忆梅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五绝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注释 注释: 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犹“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雅”,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物华,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对美好春色时亲切留连的意绪。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一、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三、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由“向物华”而忆梅,这是一层曲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恨”正是“忆”的发展与深化,正象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紧接着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寒梅”,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吗?诗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风界风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长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诗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五言绝句,贵天然浑成,一意贯串,忌刻意雕镂,枝蔓曲折。这首《忆梅》,“意极曲折”(纪昀评语),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这样,才能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古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争攀折,将归插镜台。①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黄巢 体裁:七绝 类别:静物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又题作:不第后赋菊 这首诗的题目,《全唐诗》作“不第后赋菊”,大概是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 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相沿既久,这一天也无形中成了菊花节。这首菊花诗,其实并非泛咏菊花,而是遥庆菊花节。因此一开头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节那一天。不说“九月九”而说“九月八”,是为了与“杀”、“甲”叶韵。这首诗押入声韵,作者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势。“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分量很重。因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转乾坤之日,因而这“待”是充满热情的期待,是热烈的向往。而这一天,又绝非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来,时序更迁那样,一定会到来的,因此,语调轻松,跳脱,充满信心。 “待到”那一天又怎样呢?照一般人的想象,无非是菊花盛开,清香袭人。作者却接以石破天惊的奇句——“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这一句斩钉截铁,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三、四句承“我花开”,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艺术想象和联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制约的。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自古英雄尽解诗”,也许正应从这个根本点上去理解吧。 叹庭前甘菊花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古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 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注释 檐前:又作庭前 题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黄巢 体裁:七绝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释 注释: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菊花 年代:唐 作者:元稹 体裁:七绝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 注释: 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简析: 最后两句说明他偏爱菊花的原因,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句子。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菊 花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明刊本《唐诗画谱》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禁署寒气迟,孟冬菊初坼。 新黄间繁绿,烂若金照碧。 仙郎小隐日,心似陶彭泽。 秋怜潭上看,日惯篱边摘。 今来此地赏,野意潜自适。 金马门内花,玉山峰下客。 寒芳引清句,吟玩烟景夕。 赐酒色偏宜,握兰香不敌。 凄凄百卉死,岁晚冰霜积。 唯有此花开,殷勤助君惜。 [钱尝居蓝田山下,故云。] 菊 年代:唐 作者:郑谷 体裁:七绝 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 注释: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很明显,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杂草。菊,仅从其枝叶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菊当作蓬蒿的。诗人劈头一句,就告诫他们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初唐崇文馆学士崔融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琴曲歌辞·幽兰 年代:唐 作者:崔涂 体裁:乐府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注释 注释: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读山海经》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衔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鉴赏

陶渊明对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炎帝的女儿——女娃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

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