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赏析 古文赏析

白居易写给湘灵的古诗是什么_白居易写给湘灵的古诗

tamoadmin 2024-09-04 人已围观

简介1.冬至夜怀湘灵白居易拼音2.《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到底何人 ,为何白居易一直在描述她?3.白居易多少首写给初恋的诗4.白居易与湘灵苦恋35年,可终究没有在一起!5.白居易与湘灵的故事...还有所有他写的有关湘灵的诗6.最凄美的夜雨诗见不到美丽聪慧的你,棉被(也)冰冷不能近身,怎么忍受这漫漫长夜(啊),(想必)你我都是孤独失眠的人(吧)。(这一句是对写)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

1.冬至夜怀湘灵白居易拼音

2.《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到底何人 ,为何白居易一直在描述她?

3.白居易多少首写给初恋的诗

4.白居易与湘灵苦恋35年,可终究没有在一起!

5.白居易与湘灵的故事...还有所有他写的有关湘灵的诗

6.最凄美的夜雨诗

白居易写给湘灵的古诗是什么_白居易写给湘灵的古诗

见不到美丽聪慧的你,

棉被(也)冰冷不能近身,

怎么忍受这漫漫长夜(啊),

(想必)你我都是孤独失眠的人(吧)。(这一句是对写)

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后来言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此后白居易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

冬至夜怀湘灵白居易拼音

《冬至夜怀湘灵》 唐代: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注释:

艳质:指女子艳美的资质,这里指诗人怀念的“湘灵”。

无由:没有办法。

寒衾:冰凉的被子。衾,被子。

亲:动词,亲近、接近,这里指挨着身子,接触肌肤。

译文:

心中思念多年却没办法相见,棉被冰冷简直无法挨身。

怎能忍受得了这一年中最长的寒夜,更何况你我都是孤独失眠的人。

轶事:

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并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是没有实现。诗作最后,白居易表示了和湘灵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贞元二十年(804)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期间,白居易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到底何人 ,为何白居易一直在描述她?

冬至夜怀湘灵拼音:dōngzhìyèhuáixiānglíng,yànzhìwúyóujiàn,hánqīnbúkěqīn。hékānzuìchǎngyè,jùzuòdúmiánrén。

冬至夜怀湘灵全诗: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夜怀湘灵译文:心中思念多年却没办法相见,棉被冰冷简直无法挨身。怎能忍受得了这一年中最长的寒夜,更何况你我都是孤独失眠的人。

冬至夜怀湘灵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多少首写给初恋的诗

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深切动人地抒写出自己的心境。诗中所描写的那一个被遗弃女性的不幸遭遇,这中间便有诗人自己的影子。那凄厉的音乐,浔阳江头的萧条夜色?这一切更增加了诗人的?沦落天涯?之感。

白居易少年时住在符离(今安徽宿县符离集),和东邻之女湘灵姑娘相爱,感情非常深厚。由于封建礼教森严,双方只有暗地往来,双方的父母都不知道。

后来白居易因生计所迫离开符离时,双方都发愿永远相爱,不负少年之约。?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邻女》)这是年少时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此后白居易辗转洛阳、襄阳、浮梁等地,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符离的湘灵姑娘,依然记得她的一颦一笑。

在第一次离开符离的路上,他抑制不住相思之情,一连写下《寄湘灵》:?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寒闺夜》:?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长相思》:?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贞元十六年(800年),白居易考中进士,开始了官场生活。这一年他二十九岁,应该说,年龄不小了,官也当上了,可以成家了,可是他仍然不娶,心中还是想念着湘灵姑娘,总想有一天能回到符离去相见。于是他向母亲恳请与湘灵结婚,遭到了母亲无情的拒绝,理由当然是门第。

白居易的《生离别》诉说了自己的苦衷:?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人生最痛苦之别莫过于生离别。若是死离别,时间还可以逐步把痛苦减轻,然而生离别会让人一辈子挂念和痛苦。

贞元十九年(803年)冬,白居易回到了符离,可惜这次不是回符离定居,而是去搬家(搬到陕西下邽)。搬完家,临走前他才悄悄去和湘灵姑娘告别。因为怕惊动别人,见面的时候既不敢说话,也不敢哭。极度压抑的痛苦和愁闷尽数体现在《潜别离》诗中: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千百年后,依然让人不忍卒读。时光的漫长和境况的改变并没有断绝白居易对湘灵姑娘的思念。

他在诗中一再提到湘灵:《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夜雨》:?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在周至任县尉,这时他已三十六岁,依然是孑然一身。孤独和寂寞折磨着他,他只有寄情于花草,把花当作情人。《戏题新栽蔷薇》诗直呼出了他的心声:?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作夫人。?

白居易三十七岁和杨氏结了婚,婚后夫妻关系不坏。但白居易仍然时时记挂湘灵姑娘。当年湘灵姑娘曾送给白居易一双鞋子,白居易一直保存着,多年来,不论在朝在野,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

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贬江州司马,在被贬谪的途中,天意怜人,竟然让他再次遇到湘灵。此时的湘灵已经四十岁了,依然遵诺守身未嫁。年少时九曲柔肠的痴恋和别离顿时历历在目。

白居易在《逢旧》中记录了这次邂逅:?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娥减旧容。应被旁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不经意的一个?恨?字,泄露了心事。造化怎能如此弄人?明明彼此深爱,偏偏天各一方。少年离别之后,终生郁结成恨。

此后白居易谪居江州,终生郁郁,只能对着湘灵送给他的一双鞋子暗自伤怀:?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自吾谪江郡,漂泊三千里。?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后,色黯花。?睹物生情最是伤人,?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问得人心中难过。都是爱过的人哪,怎会不懂得这诗中萦回不休的惆怅之情?

白居易与湘灵苦恋35年,可终究没有在一起!

你是已纳别人的回答,但为使你明白,发上来你提问的白居易写给初恋的诗。

白居易是官僚二代、富二代,这样的家境,白居易却37岁才结婚。为何呢,原来白居易在宿州符离爱上了一个村姑湘灵,他一直坚守着这份爱,并为湘灵写下了很多首爱情诗。

他为湘灵写的第一首诗叫《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可是门不当户不对被白居易的母亲拒绝了。贞元十四年,白居易27岁,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这时候他写下《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贞元 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贞元二十年,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这期间白居易多次恳求母亲答应他和湘灵的婚事,白母不肯,还在迁居之时不让他和湘灵见面。白居易伤心欲绝,在长安城一个冬至之夜写下《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被迫与同僚杨虞卿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例如《夜雨》、《感镜》等。

他的妻子杨夫人和白居易是门当户对,结婚那天,他写了一首长诗《赠内》,顾名思义,这首诗就是送给妻子的。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作者新婚时,教育妻子安贫守己,勤俭持家,表达了与妻子白头偕老的愿望。

后来白居易在赴任江州的途中,陪伴白居易的妻子因为舟车劳顿而患上了疾病。白居易写下《舟夜赠内》

三声猿后垂乡泪,一叶舟中载病身。

莫凭水窗南北望,月明月暗总愁人。

这么多年的奔波,看来陪伴在身边的妻子,孤独的船上,载着妻子的病身,愈发让白居易感到这些年来有愧于妻子。

平淡处才见真情,足以感天动地。

以上供参考。

白居易与湘灵的故事...还有所有他写的有关湘灵的诗

爱一个人到底可以有多深多久,天下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太多。那个人就成了心心念念牵挂一生的人,解不开的心结。

那一年他们在一个叫符离的地方认识,他长她四岁,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一起玩了很多年。后来自然而然相恋,青葱岁月里的那个女子从此就留在了心里。

那个男子是白居易,那个女子叫湘灵,是白居易一生都没有放下的人。

年少的时光总是让人怀念,后来白居易写过一首《邻女》怀念了那份快乐的时光和那个美丽的女子。

娉婷十五胜天仙,

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

碧纱窗下绣床前。

从十来岁到五十岁,白居易 为这段爱情 写过很多诗,可见这份情感之真挚。

二十七岁的时候白居易离开初恋女友追求梦想去了,路上就写了三首诗,表达他的思恋和不舍。

在《长相思》里说 : “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后又说“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也许他以为等他功成名就 了就可以 回来娶她。

门第阶级拆散了多少人,事实就是那么不遂人愿。二十九岁的白居易考中了进士,便打算求娶湘灵,然而他母亲并不允许。古代任何事情孝为先,母为大,这似乎坑了很多人。

无奈离开的白居易写下了“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 。 生离和死别本是世间最大的悲伤。三十岁未到白发生,真是一对苦命鸳鸯。

白居易三十三岁那年,举家搬迁长安。然而母亲至始至终都不允许他娶湘灵。一晃十多年,相爱的两人仍旧无法在一起。白居易的母亲甚至不允许他们见面,写下了“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

那种明知是别离,也许再也不能相见,即使是告别只能默默的不说话,不能流泪。情感的压抑比泪千行更令人难受和心酸。即使现在读起来,那种忍痛分离的苦,也让人动容。

后来又写下了几首诗怀念湘灵,直到三十七岁, 白居易 仍旧没有娶妻,在古代来说,这个年纪很多人孩子都十来岁了吧。用情之深,令人心痛。

其实最让人心痛的是湘灵,四十岁那年 再次 遇见了白居易,湘灵仍旧未嫁,对一个女子来说,从十五岁到四十岁,经历了什么。此时此景和那些过往,白居易有两首《逢旧》: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千言万语心中泪,湘灵不再是年少时那个可爱活泼的姑娘了,几十年的漂泊,岁月何其无情。

五十三岁时,白居易绕道符离,想去再看一眼湘灵。然而人已不在,不知搬家去往哪里了。

我想,湘灵是不忍在此地住下去了,毕竟承载了她所有的欢乐时光也承载了她所有的等待和煎熬。这一生,两个人是不会在一起了,绝望至极。

湘灵一生大概都不会嫁人了,人真的有下辈子吗? 若真有, 那就让他们续一段前缘吧。

快我!快我!快我!

最凄美的夜雨诗

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并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708),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714)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例如《夜雨》、《感镜》等。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所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直到白居易53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离开的句号。

诗句

《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寒闺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近日,孙儿断奶,有点吵,所有精力用在他身上,无闲读书写字,但我会每天分享些经典的文章。

——题记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人世间的痴情与哀怨是与生俱来的,与风花雪月无关,作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一生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也正是因为和初恋湘灵一生无法圆满的一场旷世爱恋,给诗人带来了永世的伤痛,让他写出了许多经典的爱情名篇。

白居易在40岁的时候写的这首《夜雨》,就是其中非常凄美感人的一首。

夜雨

唐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凝结了一生的痴情,也成了永世的伤痛

白居易父亲白季庚做官做到彭城县令,为了躲避战乱,他将家人迁居到宿州符离,白居易在符离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也一直将符离看作自己的故乡。

少年时期的白居易读书非常刻苦,因为读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邻家少女湘灵天真烂漫,是白居易这段岁月里最美的那一束光,“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十五岁的湘灵美的像天仙一样,在19岁的少男白居易心里,就像白日里看到了嫦娥,又像是旱地里长出得一多清新动人的莲花。她是那么地活泼,没事就教鹦鹉说话,在碧纱窗下刺绣,这些美好的画面成了白居易一生难忘的记忆。

白居易和湘灵虽然情深,但却只能私下来往,白居易的名篇《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便被许多人认为是写少年时候的白居易和湘灵幽会的诗歌。

这个美丽的少女湘灵凝结了白居易一生的痴情,也成了他永世的伤痛,白居易的爱情悲剧就是源于唐代的门第观念。在唐代社会,人们心心念念地只想与五大望族之女结亲,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元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抛弃了自己的初恋崔莺莺,娶了五姓之一的韦丛,元稹和白居易虽然是好友,但是感情上的观念缺失截然不同,元稹抛弃崔莺莺是主动为之,而白居易与湘灵却是被迫分开,正是因为白居易的深情让他写下了那么多真挚感人的名篇。

白居易的母亲不允许他和一个农家之女成婚,哪怕是白居易中了进士当了官后依然无法和湘灵结尾连理,白居易无法违背母亲,只能用蹉跎自己和不结婚来表达无声的怨恨,直到37岁时才娶了杨氏为妻。

远隔他乡的恋人,却一直让自己魂牵梦萦

白居易四十岁的时候,母亲在看花时不小心掉入井中去世,也是这一年,白居易写下了《夜雨》再一次缅怀初恋。

虽然与湘灵无法在一起,但诗人的心中却一直没有忘记她,直到53岁的时候,白居易还回到符离老家去寻找湘灵,但湘灵一家人早已是人去楼空,这段纠结了一生的爱恋在白居易那里画上了一个短暂的句号,却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就像是《夜雨》中所写的,白居易一生所思念的人,始终相隔在很远的他乡,诗人感怀的故事,却只能一直深深地埋在心底。故乡遥远难以归去,但是我却没有一天不去遥望它,只因为自己所魂牵梦萦的那个人就在千山万水之外的故乡。

心中的愁情无处化解,日日夜夜都没有停止对故乡那个人的思念。我的前途也是一片迷茫,只能独自宿在这空荡荡的屋子中。秋天还没有来临,却已经风雨纷纷。不学习苦行僧的佛法,叫我如何忘记曾经那刻骨铭心的过往。

诗歌开篇四句话形式相同,情感层层深入,叠词“远远乡”写出了故乡的遥远迷茫,“深深肠”写出了诗人的愁肠百结,在平淡的叙事中道出了千转百回的思念。诗人并没有写自己所思念的是什么人,也没有点明思念的缘由,但是却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在抽象的叙事中塑造了无限的表达空间,更加令读者为其中的凄美感神往不已。

诗歌题目为夜雨,但写夜雨的句子却不多,更多的是在写思念,灯从晚上开始点,一直到变成了残灯,到了深夜,诗人还没有入眠,因为在这个孤单的雨夜,诗人又被思念之情所萦绕,望着闪烁的灯光,想起了少年的美好往事,与今日的孤寂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诗人想要忘记,又忘不掉,只能寄托于无边的佛法来解脱自己。白居易最著名的长篇就是《长恨歌》和《琵琶行》,但是诗歌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来源于最本真的生活,蕴含了诗人自身刻骨铭心的情感,因为白居易自己有一场和邻居女孩湘灵跨越了30多年的凄美初恋,他才能写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这不仅是在写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恨,更是在写诗人自己一生爱情无法圆满的无尽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