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赏析 古文赏析

为丈夫织衣服古诗_为丈夫织衣服古诗怎么说

tamoadmin 2024-08-31 人已围观

简介1.跪求一首古诗词,大家帮帮忙啊!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描述一女的在家 ,做各种各样的家务等丈夫回来。2.客从何处来古诗十九首3.古诗《锦》的翻译1. 有关于巧手的诗句 有关于巧手的诗句 1.形容巧手的诗句 1、圣娲巧手炼奇石 元 杨维桢 《皇娲补天谣》 2、锲刻经营苦巧手 现代 钱俊瑞 《题庐山植物园》 3、巧手莫为无面饼 宋 陈师道 《送杜侍御纯陕西转运》 4、巧手无

1.跪求一首古诗词,大家帮帮忙啊!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描述一女的在家 ,做各种各样的家务等丈夫回来。

2.客从何处来古诗十九首

3.古诗《锦》的翻译

为丈夫织衣服古诗_为丈夫织衣服古诗怎么说

1. 有关于巧手的诗句

有关于巧手的诗句 1.形容巧手的诗句

1、圣娲巧手炼奇石

杨维桢

《皇娲补天谣》

2、锲刻经营苦巧手

现代

钱俊瑞

《题庐山植物园》

3、巧手莫为无面饼

陈师道

《送杜侍御纯陕西转运》

4、巧手无麪良独难

程公许

《满戌有日置酒还宫为诸友赠别》

5、环观巧手竞称神

楼钥

《戏和三绝·脱索》

6、巧手难施设

释绍昙

《舜待者以拙自处请语为警》

7、巧手闲刀尺

舒岳祥

《促纤叹》

8、人教巧手工摹写

王炎

《题谢艮斋画笥四首》

9、龙眠有巧手

王炎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

10、诗翁巧手刻青玉

王炎

《用元韵答徐尉》

11、巧手琢磨之

王炎

《游砚山》

12、诗中巧手妙穿杨

王炎

《舟行到{上艹右羊}莪和清老韵》

13、敲冰呈巧手

张伯玉

《蓬莱阁闲望写怀》

14、巧手宁无伪

赵蕃

《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15、巧手烦渠莫削圆

吴宽

《新制方竹杖》

16、不知巧手夺天工

杨维桢

《冬青冢篇》

17、不知巧手夺化工

杨维桢

《冬青冢(重见)》

18、自非巧手织难成

张昱

《谢僧惠蒲履》

19、巧手分明遂夺真

周玉如

《戏诸姊作花》

2.形容“巧手”的诗句有哪些

1、圣娲巧手炼奇石元杨维桢 《皇娲补天谣》2、锲刻经营苦巧手现代钱俊瑞 《题庐山植物园》3、巧手莫为无面饼宋陈师道 《送杜侍御纯陕西转运》4、巧手无麪良独难宋程公许 《满戌有日置酒还宫为诸友赠别》5、环观巧手竞称神宋楼钥 《戏和三绝·脱索》6、巧手难施设宋释绍昙 《舜待者以拙自处请语为警》7、巧手闲刀尺宋舒岳祥 《促纤叹》8、人教巧手工摹写宋王炎 《题谢艮斋画笥四首》9、龙眠有巧手宋王炎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10、诗翁巧手刻青玉宋王炎 《用元韵答徐尉》11、巧手琢磨之宋王炎 《游砚山》12、诗中巧手妙穿杨宋王炎 《舟行到{上艹右羊}莪和清老韵》13、敲冰呈巧手宋张伯玉 《蓬莱阁闲望写怀》14、巧手宁无伪宋赵蕃 《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15、巧手烦渠莫削圆明吴宽 《新制方竹杖》16、不知巧手夺天工元杨维桢 《冬青冢篇》参考资料古诗文网:://.gushiwen.org/。

3.关于巧手的古诗

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王勃《七夕赋》 释义:蕙:香草。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情高雅。

兰质蕙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 释义:善良的女子在哪?不知过错的男人是鲁莽的男人。

3.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赵孟《赠放烟火者》 释义: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4.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 胡令能《咏绣障》 释义:天色将晚,堂屋前面的花朵开放得鲜艳美丽,这一景致,引动了几位绣女,她们拿着描花的彩笔,精心地把花朵描在绷着绣布的绣架上。 5.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孔雀东南飞》 释义:移动她那镶着琉璃的坐榻,搬出来放到前窗下。左手拿着剪刀和界尺,右手拿着绫罗和绸缎。

早上做成绣裌裙,傍晚又做成单罗衫。

4.请问古诗词中有没有带“巧手”一词的

僚友尽鸿骞,羁孤舌但扪。

学术何曾取,渊谷可惊魂。

南宫罗俊彦,蹄盂炙毂髠。

洞邃宜招隐,欣逢酒{左亦下巾}掀。

桔槔肥果茹,竹马戏儿孙。

以此为官业,何由报主恩。

冰霜徒{左厉右力}操。

讵听棠阴颂。

嗫嚅挥醉笔,班条碧海垠,吹毛析滞冤,逍遥北海樽,名场辄屡奔,缓带涤潺湲,{左木右畾}剑喜平反。

重禄容虚受,期民肯惮烦。

问贤思水薤,教俗养鸡豚。

{左禾右罢}稏西成稻,聊祛缿讼喧。

厌把诗筒发。

一为华省吏,高黉礼让敦。

披襟澄沆瀣。

薪米支离叟。

庖刀怯余刃,龙锺病愈惛。

技甘同{左鼠右石}鼠,化敢望溟鲲。

将幕闲留滞,乌台误选抡。

埋轮惭避俗,折槛畏当轩。

坎{左土右禀}人奚顾,语默且休论,东箭蔼瑶琨,来访道山园,伛偻曝晴暾。

蹭蹬慵成性,寻幽叱短辕。

因怀邸中绂。

乐岁欢康洽。

穷通方自适。

爱书疑有癖,怕事欲无言。

蕙帐羞逋客。

吏符多鹤立,坐啸比啼猨,时清耻叫阍,三驾使君轓。

蹑险齎长屐。

税鞅红尘外。

退食求凋弊。

行歌齐击壤《蓬莱阁闲望写怀》宋 张伯玉

越绝开,姚虞启后昆。

昔闻句允霸,今作帝王藩。

地得东南重,山侔岳渎尊。

平湖来万壑,翠袖列千门。

市井鱼盐合,居人组绣繁。

牙旗开物表,州宅倚云根。

六郡趋麟节,三峰出雉垣。

秦游前事废,禹画旧书存。

雁鹜来还去,鲸波吐复吞。

菱歌秋溆远,江信暮潮浑。

石古寒松偃,楼危昼霭昏。

冷光浓可截,秀色净无痕。

露袅还堤柳,风飞列寺幡。

深林藏杞梓,芳径杂兰荪。

巧笑花争艳,嬉游玉斗温。

画船雕鷁迅,绛袖绮霞翻。

有意皆行乐,无忧可莳萱。

乡惟知俎豆,士亦贲丘樊。

巨舶联艘至,交衢百货蕃。

敲冰呈巧手,织素竞交鸳。

丽圃红柑亚,通畦紫芋蹲。

茶先春入焙,笋带雪黏盆。

异萼随时坼,清香触处歕。

吴趋惭种蠡,楚些陋湘沅。

往事图难尽,前修孰可援。

风流王与谢,唱和白兼元。

顾我栖儒窦,胡为属使鞬。

迂疏非吏法,蹇浅是辞源。

谬览先生策,谁调伯氏埙。

翦裁迷幅尺,追琢昧{左王右与}璠

5.形容“巧手”的成语有哪些

1、心灵手巧

拼音:xīn líng shǒu qiǎo

解释: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2、鬼斧神工

拼音:guǐ fǔ shén gōng

解释: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出处:《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

3、妙手回春

拼音:miào shǒu huí chūn

解释: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

4、巧夺天工

拼音:qiǎo duó tiān gōng

解释: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处: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5、鬼斧神工

拼音:guǐ fǔ shén gōng

解释: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出处:《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

6.形容女人巧手的词语

良质美手:心灵美好,手艺精巧。

灵心巧手:心思灵敏,手艺巧妙。

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露一手:显示自己的能力或手艺。

心精手巧: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表现。也泛指天资聪敏,精明能干。

心灵手敏: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表现。也泛指天资聪敏,精明能干。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

7.关于裁缝的诗句有哪些

1.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释义:更深人静银灯下裁衣才停歇,目光还转向宫城明主那边看。

2.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唐:李白《子夜吴歌·冬歌》

释义: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3.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宋: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释义:看身上已经穿得破旧的春衫,清楚地记得这是当年送别时,你在灯下连夜剪裁制成。

4.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唐:李白《庐江主人妇》

释义:你贤惠啊,为路过你家的客人缝补衣服。可惜却像城墙树上的乌鸦孤独的鸣叫。

5.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唐:白居易《寒闺怨》

释义:秋霜欲下,玉手已经预先感到寒冷。寒灯下,她握着冰冷的剪刀为远方戍守的丈夫缝制着冬衣。

6.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唐:张纮《闺怨》

释义:去年离别正是北雁南飞,今夜灯下衣已不见流萤踪迹。

7.裁缝无处等,以意忖情量。唐:孟浩然《闺情》

释义:妻子在家独自等待,只好将情意裁进衣中。

8.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唐:杜甫《白丝行》

释义:女工精心地制作舞衣,细心地把舞衣熨平,看上去是一件不曾剪裁的舞衣,不见针线缝过的痕迹。

9.还恐裁缝罢,无信达交河。唐:虞世南《中妇织流黄》

释义:还怕裁缝做完衣服后,却没有办法送到交河。

10.念君此行为死别,对君裁缝泉下衣。唐:张籍《妾薄命》

释义:想到夫君此行抱着必死不归的心情,妾身便当作为夫君裁剪黄泉下穿的衣服。

跪求一首古诗词,大家帮帮忙啊!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描述一女的在家 ,做各种各样的家务等丈夫回来。

刘方平《月夜》赏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1]。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赏析

刘方平,、天宝时人,隐居颖阳太谷,高尚不仕。《唐才子传》称他“神意淡泊,善画山水”,“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六首。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

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

至于说本诗有无隐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无征,不好去穿凿。

[1]阑干;横斜不整,与落脚的“斜”字互训成义。

客从何处来古诗十九首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古诗《锦》的翻译

客从远方来——《古诗十九首》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诗词文本从《古诗源》

译文

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送来了一端织有文彩的素缎。

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这丝丝缕缕,该包含着夫君对我的无尽关切和惦念之情!

绮缎上面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我要将它做条温暖的合欢被。

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

唯有胶和漆,黏合固结,再难分离。那么,就让我与夫君像胶和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

注释

遗:给予、馈赠的意思。一端:即半匹。古人以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匹”。绮:绫罗一类的丝织品。

故人:古时习用于朋友,此指久别的“丈夫”。尚:犹也。尔:如此。

鸳鸯:匹鸟。古诗文中常用以比夫妇。这句是说缔上织有双鸳鸯的图案。

合欢被:被上绣有合欢的图案。合欢被取“同欢”的意思。

著:往衣被中填装丝绵叫“著”。绵为“长丝”,“丝”谐音“思”,故云“著以长相思”。

缘:饰边,镶边。这句是说被的四边缀以丝缕,使连而不解。缘与“姻缘”的“缘”音同,故云“缘以结不解”。

投:本义为投掷,这里是加入混合的意思。

别离:分开。

赏析

此诗似乎是《孟冬寒气至》的姊妹篇。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写了一位思妇的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

这喜悦是与远方客人的突然造访同时降临的:客人风尘仆仆,送来了“一端”(二丈)织有文彩的素缎(“绮”),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女主人公,这是她夫君特意从远方托他捎来的。女主人公不禁又惊又喜,喃喃而语曰:“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一端文彩之绮,本来也算不得怎样珍贵;但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便带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丝丝缕缕,包含着夫君对她的无限关切和惦念之情。女主人公不能不睹物而惊、随即喜色浮漾。如果将此四句,与前一首诗《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的“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对照着读,人们将会感受到,其中似还含有更深一层意蕴:前诗是诉说着“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的凄苦,一封“书札”而竟怀袖“三岁”,可知这“万里”相隔不仅日久天长,而且绝少有音讯往还。这对家中的妻子来说,是非常痛苦难挨的事。在近乎绝望的等待中,则会有被遗弃的疑惧,时时袭上女主人公心头。而今竟意外地得到夫君的赠绮,那“千思万想而不得一音”的疑惧便烟消云散。那么,伴随女主人公的惊喜而来的,还有那压抑长久的凄苦和哀伤的翻涌。张庚《古诗十九首解》对“故人心尚尔”一句的评价,正体味到了诗行之间所传达的这种悲喜交集之感。

适应着这一情感表现特点,此诗开篇也一改《古诗十九首解》常从写景入手的惯例,而用了突兀而起、直叙其事的方式。恐怕正是为了造成一种绝望中的“意外”之境,便于更强烈地展示女主人色那交织着凄苦、哀伤、惊喜,慰藉的“感切”之情——这就是开篇的妙处。

自“文彩双鸳鸯”以下,诗情又有奇妙的变化:当女主人公把绮缎展开一瞧,又意外地发同,上面还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之形。鸳鸯双栖,历来是伉俪相偕的美好象征(如《孔雀东南飞》之结尾就是一例)。夫君之特意选择彩织鸳鸯之绮送她,正是倾诉着愿与妻子百年相守的热烈情意。女主人公睹绮思夫,不禁触发起联翩的浮想:倘若将它裁作被面,则可以做条温暖的“合欢被”,再“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非常地惬人心意。“著”有“充实”之意,“缘”指被之边饰。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结,这是制被的常识。但在痴情的女主人公心中,这些平凡的事物,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丝绵”使她联想到男女相思的绵长无尽;“缘结”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结难解。这两句以谐音双关之语,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痴情,传达得既巧妙又动人。制成了“合欢被”,夫君回来就可以和她同享夫妇之乐了。那永不分离的情景,激得女主人公喜气洋洋,不禁又脱口咏出了“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的奇句。“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这世上惟有“胶”之与“漆”,粘合固结,再难分离。女主人公说:就让我与夫君像胶、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这就是诗之结句所的奇思、奇情。前人称赞此结句“语益浅而情益深”。女主人公的痴情,正有如此深沉和美好。

初读起来,《客从远方来》所表现的,就是上述的喜悦和一片痴情。全诗的色彩很明朗;特别是“文彩双鸳鸯”以下,更是奇思、奇语,把诗情推向了如火似锦的境界。但读者应注意到:当女主人公欢喜地念叨着“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的时候,她恰恰正陷于与夫君“万里”相隔的“别离”之中。以此反观全诗,则它所描述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女主人公的幻想或虚境罢了。根本不曾有远客之“来”,也不曾有彩“绮”之赠。倘若真能与夫君“合欢”,她就不必要在被中“著”以长相之思、缘以不解之结了。此诗所描述的意外喜悦,实蕴含着夫妇别离的不尽凄楚;痴情的奇思,正伴随着苦苦相思的无声咽泣。钟嵘《诗品》称《古诗十九首》“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这首诗正以温丽的“遗绮”之喜,抒写了悲远的“别离”之哀,“正笔反用”,就愈加“惊心动魄”。

谁写的?是李峤那首么?

李峤《锦》

汉使巾车远,河阳步障陈。云浮仙石日,霞满蜀江春。

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

汉朝使臣的车子已经远去,河阳的锦步障还在陈列着,云朵漂浮在仙石的日出里,彩霞落进了春天的蜀江。苏蕙曾经在上面织出精巧的回文诗,织锦的带子用来束发。如果能遇到楚王那样的贵人,就不比锦衣夜行了。

全诗都是与锦有关的典故。

第一句,巾车是当时装有帷幕的车子,也是官名,这句应该是丝绸之路开通了锦缎等丝制品贸易。

第二句,晋代石崇王恺斗富,曾经用紫锦做了数十里长的步障(贵族出行用来隔离闲人和遮蔽视线用的,相当于屏风的,但是绵延很长)。

第三句和第四句应该是形容锦缎的花纹,仿佛云霞一样,另外从三国时期开始蜀锦的品质就是锦缎中最高的,蜀江也暗示了锦缎的产地和品质。

第五句是用了苏蕙的典故,苏蕙字若兰,五代人,她的丈夫宠爱小妾冷淡她,于是她在一块锦缎上织出了《璇玑图》,八百余字的回文诗,纵横反复都能成诗,丈夫被感动回到她身边,这里是说织锦的手艺比《璇玑图》还要精巧。

第六句,绅是当时人们用来束腰的带子,这里应该是指锦缎以后会被高官拿来用吧。

最后两句应该是反用了“锦衣夜行”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