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赏析 古文赏析

古诗春晓全文_古诗春晓全文带拼音注解

tamoadmin 2024-09-01 人已围观

简介1.《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2.春民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什么诗3.《春晓》唐诗鉴赏4.春晓全文及解释5.《春晓》古诗鉴赏1、《春晓》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孟浩然的古诗《春晓》的寓意有: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

1.《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

2.春民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什么诗

3.《春晓》唐诗鉴赏

4.春晓全文及解释

5.《春晓》古诗鉴赏

古诗春晓全文_古诗春晓全文带拼音注解

1、《春晓》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

孟浩然的古诗《春晓》的寓意有: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该诗全文如下: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so.gushiwen.org/view_7494.aspx

春民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什么诗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春晓》古诗原文和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处

唐·孟浩然《春晓》

意思

昨夜传来阵阵风雨声,不知花儿又飘落了多少。

鉴赏

《春晓》这首诗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他只用二十个字,即深刻鲜明地表达出春日早晨的景色。昨夜的风声雨声,曾使诗人失眠,他惦记着庭院的花儿不知又凋谢了多少,顿生一片惜春情绪。人们常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两句诗,来形容大好春光的消逝无踪;有时也用来形容佳人无法承受岁月的无情摧折。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风雨过后落花满地的景色或表达惜春怜花之情。[例]只见雨后湿湿的草坪和沿街,满地落红,树上的花朵一瓣一瓣地飘落,整个城市铺满了残芳。独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的时候,觉得很美。在那花下重读着一样的诗句,却使我疼惜得落下泪来。(曹蓉《花下心事》)

二、用以比喻经过、劫难,事物或人遭受摧残和创伤。[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夜,这些被劫来的姑娘必将遭匪徒们摧残,而自己被囚于此无法相救,想到这里,他的心都要碎了。(何畏《塞外的雪》)

全诗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鉴赏诗

这是一首春晨即兴之作。诗人通过对春天风、雨、花、鸟的具体感受,描画出了一幅明媚优美的春晓图,表现了对春光的珍惜,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诗人没有运用奇特的构思,诗中也没有惊人的警句,而是以寻常的口语入诗,用朴素的字词点染,把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写得生趣盎然。首句“春眠不觉晓”,写春天气候和暖,觉也睡得格外香甜,不知不觉天色已经破晓。“不觉晓”,既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共同感受,也表现了诗人生活和心境的闲适。第二句“处处闻啼鸟”,写听觉。天色刚亮,那些知春的鸟雀,就吱吱喳喳地啼叫起来,声音清脆悦耳。诗人用一个叠词“处处”,写出了清晨鸟儿叫声的热闹,使人们从声音里想见到鸟雀在枝头房檐欢跳喜乐的情景。这两句在“不觉”中写“觉”,人们的困倦,鸟雀的活跃,都生动真切地体现出了春天的季节特征。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春天的风雨和落花。诗人由黎明时的鸟啼,朦胧中记起夜间曾经有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禁联想到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那些争娇竞艳的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这两句在“觉”中写“不觉”,从夜间风雨推及到黎明将会看到满地落花,诗歌写得委婉有致。“花落知多少”中的“多少”,蕴含着惟恐其多、但愿其少的意思。诗人珍惜春花、喜爱美好事物的感情表现得多么细腻。

这首诗有伤春惜花的意味,字里行间也难免渗入诗人淡淡的身世之感。但是,整首诗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哀伤低回。同“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惜春常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相比,这首《春晓》的调子要欢快得多。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尽管他仕途不遂,以布衣终老,但当时整个民族、阶级、国家正处在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中,他的诗仍然具有“盛唐之音”爽朗明快、优美健康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名家点评

《王孟诗评》:刘风流闲美,正不在多。以诗近词,太以纤丽故。

《唐诗广选》:顾云:真景实情,人说不到。高兴奇语,唯吾孟公。

《唐诗归》:钟云:通是猜境,妙!妙!

《唐诗解》:昔人谓诗如参禅,如此等语,非妙悟者不能道。

《唐诗镜》:喁喁恹恹,绝得闺中体气,宛是六朝之余,第骨未峭耳。

《唐诗选》:玉遮曰:“知多少”,正是“不觉晓”妙处。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晓景喧媚,莫卜夜无寂寞。惜春心绪,有说不出之妙。周敬曰:二十字清声婉约。

《唐诗笺要》:朦胧臆想,构此幻境。“落多少”可以不说,又不容不说,诚非妙悟,不能有此。

《而庵说唐诗》:做上二句便煞住笔,复停想到昨夜去,又到花上来,看他用笔不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矣。或问:何不写“夜来”在前?曰:看题中“晓”字。“处处闻啼鸟”下若再连一笔,则便不算晓矣,故特转到晓之前下“夜来”二字。“风雨声”紧跟上“闻”字,“晓”字便隔寻丈。其作“晓”精微有若此。

《唐诗笺注》: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诗法易简录》:亦具一气流转之妙。

《历代诗评注读本》:描写春晓,而含有一种惋惜之意。惜落花乎?惜韶光耳。

《唐人绝句精华》:此古今传诵之作,佳处在所常有,唯浩然能道出之。闻风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见诗人清致,且有屈子“哀众芳之零落”之感也。

《春晓》唐诗鉴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古诗《春晓》。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

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

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

春晓全文及解释

  原文

  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

 二十年前晓寺情。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往昔情人的七言绝句。

 一个春日的拂晓,天色朦胧,将明未明,作者在醉乡中闻着花气和黄莺的叫声,心情安闲恬静,忽然一只小狗跳过,碰撞起钟声,于是勾起了他二十年前在寺庙里的一段回忆。

 这二十年前的情事是怎样的呢?诗里没有明说,但我们从诗人所写的一篇中却略知大概。

 如大家所知,诗人曾写过一篇著名的《会真记》,写的是张生和崔莺莺恋爱的故事。崔莺莺是一个美丽、温柔、多情的女子,张生很爱她,但终于因她出身卑微,不利于自己图取功名富贵,而将她抛弃了。其实,这也就是诗人的一篇自传性的,而《春晓》一诗就是这篇的张本,张生就是诗人自己。

 诗人抛弃原来的恋人后,不久就另外和一位名门望族的**韦丛结了婚。可见他是一个负心汉。但另一方面,他对原来的恋人又念念不忘,很怀念她,对自己的薄幸,深感内疚。“二十年前晓寺情”,在往事的`回忆中,他的心情又不安起来了。

 这首诗写得是婉曲回环。首句连用两个“半”字,描写春天拂晓时若明未明的朦胧景色;第二句以“醉闻花气睡闻莺”,极写环境的优美、恬静,以暗衬作者此时心情的安闲舒适;第三句“猧儿撼起钟声动”

 作一转折,顿生波澜,勾起了诗人二十年前往事的回忆,这句转得极妙,诗中的波澜起伏全是句中那只小狗撼起的钟声所引起的。一首仅四句的短诗,能写得如此波澜起伏,足见诗人的艺术功力。

 元稹很擅长写古今体艳诗,他的这类诗语浅情深,很能吸引人。《春晓》一诗,尤引人注目。科学院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还特别指出:“这诗是《会真记》的张本,值得在文学史上着重提出的。”

 作者介绍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魏昭成皇帝十世孙。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有《元氏长庆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春晓》古诗鉴赏

原文:

《春晓》

唐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释: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1、赏析:《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

2、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3、诗人介绍: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春晓》古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注释

 ①晓:早晨,天亮。

 ②闻:听见。

 ③啼鸟:鸟鸣。

 译文

 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了,处处都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鸟的鸣叫声。夜里沙沙的风声雨声,不知花儿吹落了多少。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平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拓展阅读:古诗《春晓》教案

 活动名称:

 古诗《春晓》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2.通过创编动作、音乐表演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的景象一幅、国学音乐春晓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2.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春天的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边欣赏,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自述(提示语;这首古诗说了什么?)

 三、再次欣赏古诗,逐句理解古诗含义

 1.这首古诗的古诗的名字是什么?(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的夜里不知不觉的睡到天亮,当诗人醒来后,听到到处都是小鸟的叫声,原来是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道多少花瓣被吹打落地.

 四、幼儿朗诵古诗,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春晓

 2.引导幼儿根据诗句大意创编动作

 3.师幼跟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朗诵

 五、幼儿有感情的诵读表演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表演,也可以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

 活动反思:

 古诗(春晓)幼儿在小班的洪恩阅读中已经学过,但当时只做为儿歌学并没有让幼儿理解它的含义,中班的孩子再次学习对于古诗的内容很快掌握,对于它的含义通过老师的讲述有了一定理解,但有一部分幼儿还是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我在最后环节让孩子自己创编动作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通过音乐表演形式让孩子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充分的带动幼儿气氛,孩子们的兴趣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