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赏析 古文赏析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_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tamoadmin 2024-09-04 人已围观

简介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下一句2.诗歌鉴赏庭中有奇树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3.问《庭中有奇树》 佚名(古诗十九首)"急"4.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5.《庭中有奇树》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6.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句子是庭中有奇树怎么背具体如下:1、背诵方法首先要先理解《庭中有奇树》这首诗的大意,一定要理清这首诗的具体思路,这样背诵起来心里会有底,最好就是每一句诗都翻

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下一句

2.诗歌鉴赏庭中有奇树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问《庭中有奇树》 佚名(古诗十九首)"急"

4.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

5.《庭中有奇树》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6.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句子是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_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怎么背具体如下:

1、背诵方法

首先要先理解《庭中有奇树》这首诗的大意,一定要理清这首诗的具体思路,这样背诵起来心里会有底,最好就是每一句诗都翻译一遍,可以用组词法翻译,翻译完再背诵。

如果这样还背不下来的话,可以用首字法,就是把每一句诗的头一个字写在纸上,因为在人的记忆中,一句话的第一个字往往是最容易记住的。

2、庭中有奇树的简介

《庭中有奇树》是汉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文人五言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

诗中每两句提示一个完整的意象,四个意象正是起、承、转、合的安排,层次井然,一气呵成,风格明快,情感深挚。

庭中有奇树的创作背景与作品鉴赏

1、庭中有奇树的创作背景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

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汗循霸作。

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并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

2、庭中有奇树的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由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狼担浆道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前两句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描朵狱阿击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下一句

古诗十九首 · 庭中有奇树

作者:汉.无名氏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其中一朵,想把它赠送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能送到心上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有感于离别经年,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诗歌鉴赏庭中有奇树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下一句是: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一、释义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是一首古诗的开头,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一的《庭中有奇树》,作者是两汉时期的佚名。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思妇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攀条:攀爬树枝。折其荣:摘下它的花朵。荣是木本植物的花的通称。遗:赠送,赠与。所思:所思念的人,即远方的丈夫。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攀着树枝,摘下了其中一朵花,想把它送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

二、出处

《庭中有奇树》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无名氏创作的诗歌,大多数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也有人认为是建安时期或更晚。

佚名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的例句:

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她每天都会去看看,仿佛那是她唯一的寄托。

2、他把那朵花放在书桌上,想起了诗中的一句: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3、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他心中充满了无奈和遗憾,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她。

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她轻轻地说,把那枚戒指还给了他。

5、他读着《庭中有奇树》,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也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6、他的家乡有一座美丽的山,山上有一棵古老的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每年春天都会开出绚丽的花朵,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蜜蜂。

问《庭中有奇树》 佚名(古诗十九首)"急"

汉代《古诗十九首》之一的《庭中有奇树》,运用了暗用比兴的艺术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诗中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由及送,由送及思。描写了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原诗:

《庭中有奇树》两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释义:

你知道吗,庭院里有一棵美好姿态的树啊,绿色的树叶玲珑剔,密密簇簇覆盖着树冠,风拂过包裹着浓郁的芳香,美丽的不可方物。我竟为它而沉醉,亦或许是着迷于这样美好的光景。多想你现在可以与我共赏这样的画面,可惜我俩山南水北,你不在。

我折了最美的一根枝条,想要送给远方的你啊。枝条的馨香早已盈满了我的衣袖,但路途遥远,我却无法将这香气送与你。又转眼一想,唉,这算是什么珍奇的玩意儿呢,怎么能值得赠与你,我也只是感怀我们分别那日罢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赏析:

在诗歌的一开始,就直言庭院中有一棵大树,长得枝繁叶茂。看着这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古树,以及绿叶衬托下愈发艳丽的花朵,他做出了一个情理之中的动作,他把最大最美的那一朵折了下来,他想寄回家去,寄给自己思念的亲人。

但是路太远,等不及到达故乡,应该就要枯萎了。除了盈满衣袖的花香,还能留下什么呢?他怅然地叹息,双手背在身后,来回踱步。陌生的庭院里长着茂密的树,花开正好,时光正好,而自己却觉得无比地孤独。那种漂泊的感觉像是要将自己吞没,让人窒息。如果这个时候能听到乡音,能见到故人那该多好?

短短几句,描述了一个深闺女子欲枝赠人又作罢的画面。行文平淡,语调舒缓,既没有火热的情诗表达,也没有愁罢人憔悴的惆怅,但却迂回婉转,把深闺里女子矛盾的心思写的如此惟妙惟肖,刻画的十分到位。

与“一别从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释义:此地一别后各奔天涯,想寄上一枝梅花,又不知梅花寄往何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言思慕,却满满都是思慕。不言惆怅,却满满都是别离之苦,这正是极致的浪漫。

百度百科——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著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赏析 此诗描写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用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圈子狭小,周围的一切永远那么沉闷而缺少变化,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动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也表示她们的宝贵青春正不断的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尽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写的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是日常生活中常常可见的场面,把这种场面和思妇忆远的特定主题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人联想。本来以为春天绿叶发芽时,思念的人就会回来,可是绿叶已扶疏,繁花开满树,却只有她孤零零的一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着花开花谢,树叶从翠绿到鹅黄,心里的烦恼也一分分的堆积起来,这种与日俱增的痛苦,多么令人难以忍受。此时,她摘下一枝花来想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了她的哀怨与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希望这花枝能打动远方游子的心,促使他早日归来。 从"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开始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一个盈字暗示我们:主人公手持花枝站了很久。本来她因为思绪久积所以才情不自禁摘下花来,却猛然想到:天遥地远的这花永远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古时交通不便,连通信都很困难了,更何况是这枝容易凋零的鲜花呢?所以就痴痴捧着花儿站在树下,任凭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似乎忘了一切、忘了时间。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像,这位妇女究竟在想什么呢?是在回忆往日的幸福时光吗?夫妻双双在树下做过的事情吗?远方的丈夫在哪?有些怎样的遭遇?是否感受到自己对他的思念?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就单调狭窄,只有真诚的爱情能给她们带来人生的乐趣,而现在生活是多么黯淡无光啊!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又能经得住几番风雨呢? 再来回顾这首诗对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方式,以花来衬托人物,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痛苦;另一方面更深的寓意就是:花事虽盛如遇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败落,那不正象征著主人公一生的遭遇吗? 最后"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大意是说:这花有啥稀罕,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藉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但是从前面六句看来,本来诗人是极力赞扬花朵的,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怀疑,这样一抑一扬让诗的感情变强了,最后的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虽然结束了,但是它的题外之意仍耐人寻味:折花本是为了解脱相思之苦,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送,平添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庭中有奇树 重点{急需}

sorry

I don't know.

庭中有一颗奇树

《庭中有奇树》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1、原文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2、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我攀着树枝,摘下了其中一朵,想把它赠送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不能送到心上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有感于离别多时,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3、创作背景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作品赏析

1、描绘景象,表达情感

《庭中有奇树》以庭中奇树为起点,描述了绿叶繁茂、花朵美丽的景象。这些描写不仅为诗歌增添了自然美的元素,更为诗人要表达的思念之情提供了铺垫。诗人攀折花枝,以寄相思之情。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为诗歌增添了感人的色彩。

2、巧妙地运用象征和暗示

诗人以奇树的绿叶和花朵象征自己的思念之情。通过这些象征,诗人暗示了自己的思念是如此的真挚和强烈。同时,诗人将馨香盈怀袖中的馨香理解为花的香气,这也象征着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坚持。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心仪对象的深切怀念。

3、感别经时,道出人生苦短

诗人在最后两行中提出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出自己的内心情感——那些过去曾经有过的美好时光,对于不能再次相遇和经历,感到无奈和伤感。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感受,也是人们普遍的生命体验。

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句子是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

 1、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

 2、滋:当“繁”解释。“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3、荣:犹“花”。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2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关键句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1分)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1分)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2分)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2分)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2分)

 译文

 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赏析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的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由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怎不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不是更令人难以忍受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平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我们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不是可以体会到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吗?

 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这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至于人物的.神情,诗人虽没有明写,但一个“盈”字,却暗示我们: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古时交通不便,通信都很困难,何况这是一枝容易凋零的鲜花呢?此时的她,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她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对着花深深地沉入冥想之中。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清晰生动的画面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象:这位妇女正在想些什么呢?她是否在回忆往日的幸福?因为这奇树生在他们的庭院之中,往日夫妻双双或许曾在花树下,消磨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时光。在那叶茂花盛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儿,是不是曾经把那美丽的花朵插在她鬓发之间呢?而如今,她时时思念的丈夫正在哪儿?可曾遭遇到什么?她自己所感受的痛苦,远方的人儿也同样感受到了吗?……不管她想到了什么,有一点她总是不能摆脱的,那就是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给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也不能保有的时候,生活是多么暗淡无光啊!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又能经得住几番风雨呢?

 现在,我们再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不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吗?在《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篇《冉冉孤竹生》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将随秋草萎。”用蕙兰花一到秋天便凋谢了,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这是我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比喻。但是在《庭中有奇树》这一篇中,这一层意思却并不明白说出,而留给读者去细细地体会了。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庭中有奇树》是汉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文人五言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诗中每两句提示一个完整的意象,四个意象正是起、承、转、合的安排,层次井然,一气呵成,风格明快,情感深挚。

作品原文: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白话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整体赏析:

前两句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