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赏析 古文赏析

周处文言文_周处文言文断句

tamoadmin 2024-09-06 人已围观

简介1.文言文《周处改过自新》2.周处改过自新 文言文翻译是什么?3.周处除三害文言文4.周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赏析5.周处改过自新文言文翻译1. 周处改过自新的译文 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有人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则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

1.文言文《周处改过自新》

2.周处改过自新 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3.周处除三害文言文

4.周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赏析

5.周处改过自新文言文翻译

周处文言文_周处文言文断句

1. 周处改过自新的译文

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有人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则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刺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周处紧紧追击.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轮番互相庆贺.而周处竟杀死蛟龙,破水而出.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萌生悔改之意.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周处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修身改过,可岁月已荒废了,怕最终一事无成.”陆云说:“古人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于是努力改过,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孝子。

2. 周处改过自新的译文

释义:周处年轻时,(为人)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义兴的河中有蛟龙,山上有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

(周处)终于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出处:出自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扩展资料:

典故:

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

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3. 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说明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一起祸害百姓,以为是希望他去除三害。”

周处真的除三害去了,可岁月已荒废了。平原不在。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古人珍视道义,并说。

村里的人见周处一去不回,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为人凶恶武断,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baidu,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大家就互相道贺,闻里人相庆,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中有白额虎,这可是大好事。实则是希望三害相拼,正见清河,动不动就和人争斗。

[译文]

周处年轻时,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凶强侠气,晚上就死去也甘心',纵身跳下了水,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处遂改励,可是性情暴躁。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三天三夜没上岸:“古人重视道义,并说。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陆云说。他力气大:zhidao。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这三害算得了什么,只要能立志,漂游了几十里远,怕最终一事无成。经三日三夜。

周处去访问了名师,始知为人情所患,喜欢骑马打猎,萌生悔改之意,庆祝三害已除,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老人就说,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处与之俱,漂游了几十里远。

可是周处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杀死了蛟龙,更相庆、害人的蛟龙一样,是当地一大祸害。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竟杀蛟而出,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于是努力改过,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target="_blank">/question/6171742,你们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question/6171742。周处性急、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此外,才知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他背着弓箭。”陆云说:

4. 周处译文

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欧,为当地一大祸害。

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

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

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

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5. 周处的译文,最好一句古文一句译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译: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译: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译: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译: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译: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译: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译: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译: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其他周处除三害--------------------------------------------------------------------------------在吴国和西晋灭吴时期有一个人名叫周处,至今许多人都知道他除三害的故事.周处是江苏宜兴人,从小死了父亲,缺乏家庭管教.他力气大,喜欢骑马打猎,可是性情暴躁,动不动就和人争斗,做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干,不讲理也不管后果.在村子里为所欲为,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村里人讨厌他,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有一天,周处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一边叹气一边议论着什么.他走过去问:“现在天下太平,又丰收了,你们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其中一个胆子大的老人说:“三害不除,人们哪会快乐呢?”周处忙问:“什么三害,快说给我听.”老人告诉他,一害是南山上的猛虎,二害是长桥下的蛟龙,该说第三害了,老人闭口不语了.周处性急,非让老人说不可.老人就说:“要问这第三害,就是欺压乡邻的恶人,弄得大家不得安生.”周处没想到这第三害是指自己,看见大家看着他,以为是希望他去除三害.就说:“这三害算得了什么,我去除掉它们.”大家都说:“你要是能除掉这三害,这可是大好事,我们一定感谢你.”周处真的除三害去了,他背着弓箭,带着钢刀,迈开大步,爬上了南山,用弓箭射死了张牙舞爪的猛虎.他又来到了长桥,纵身跳下了水,去擒拿蛟龙.那蛟龙异常凶猛,周处和它在水中搏斗起来,蛟龙顺水下游了几十里,周处紧追不舍,三天三夜没上岸.村里的人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蛟龙同归于尽了,大家就互相道贺,庆祝三害已除.可是周处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杀死了蛟龙,爬上了岸,回到了村里.他一见大家正在庆祝三害已除,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三害之一.他难过极了,心想:一个人被看作和吃人的老虎、害人的蛟龙一样,他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周处去访问了名师,经名师指点,他回到家乡,振作起来,改变了以前的所作所为,不再专横无理,尽心尽力帮助别人,尊老爱幼,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周处这种勇于改过的行为,得到了乡邻的赞扬和拥护,后来有人推荐他在吴国做了官,西晋灭吴后又出任晋朝的官吏.他为官清正,大家都称赞他是个了不起的清官呢。

6. “周处改过自新”扩写成一篇作文

周处是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父亲在外地当官,母亲早死,所以他毫无教养,加上是太守的公子,在乡间横行霸道.他年纪虽小,力气却很大,有一身好武艺.平时在街头巷尾,他总寻衅闹事,打人骂人.人们把他列为三害之一,而他自己却不知道. 有一天 ,周处见桥头坐着几个老人 ,一个个愁眉苦脸,就上前挑衅说:“你们这些,有什么不高兴的?”老人们说:“这里的三害未除,我们为大众担忧.”周处忙问 :“什么叫三害 ?”老人回答说:“南山中白额猛虎,长桥下五爪恶蛟,连同你在内就叫三害.”周处听了大怒道:“呔!老家伙!竟把我也看作是祸害!”他仗着自己勇猛,不以为然地说:“若说虎、蛟是害,我立即可去杀死它们!” 于是周处进入南山中,用强弓利箭射杀了猛虎.然后,他又手执宝剑下河,与恶蛟搏斗了三天三夜,在河中漂流了九十里,与蛟一起沉入水中.大家兴高烈,以为“三害”都除了.三天后,周处杀死恶蛟归来,看到一片喜庆的场面,才知道家乡人民都盼望他早些死去.他猛然悔悟,决心痛改前非,于是长途跋涉去找大学问家陆云求教.他对陆云说:“我过去品德极差,现在决心发愤改过,又担心自己年龄将近20岁了,悔悟改过,不知是否还来得及?”陆云教导他说:“一个人早晨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即使到晚上死去了,这样的人也不枉活一生.你很年轻,立志改过当然来得及.” 此后,周处一改前非,勤学好问,立志成大业.不久,他就被推荐到州府去干事.后来还担任过太守、御史中丞等官.他为官清廉、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赢得了人民的好评. 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一千七百多年,但对于今天的人而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说明,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认识,或是有某种认识却想隐瞒,不思改过,这样下去必将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一个人不管错误大小,只要想改,并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就一定可以改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还说明,对犯错误的人,不要疏远,更不要歧视,而要给予帮助.帮助一个人改正错误,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被帮助的人从中得到启发,自觉地改过自新.故事中那位装作“不乐”的老者和吴郡学者陆云就是这样做的,他们终于获得成功.。

文言文《周处改过自新》

1. 周处这篇文言文怎么翻译

一、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

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被世人当作一大祸害,(因此)就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于是就进入吴郡去找寻陆机和陆云。(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周处就)把(义兴人认为他是祸害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又担心自己年纪太大,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很看重‘哪怕是早晨明白了圣贤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这情形,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意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

二、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

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三、出处

《世说新语·自新》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1、《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固然与刘宋家族对魏晋风流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士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有关,然而刘义庆之所以对魏晋士人情有独钟化大气力与其门客共襄盛举还有他个人身世的内在原因。

2、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二、作品赏析

东晋宰相谢安在得知自己的部队在淝水之战中大获全胜后,虽然内心十分激动,表面上却不露声色,镇定自若,那种处事不惊、遇喜不露的风度,深为时人钦服。

三、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百度百科-周处杀蛟

2. 文言文《周处》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翻译: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

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3. 文言文周处

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刘义庆,字季伯,南北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中心思想及赏析

南山杀虎

1、课文从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人凶强,被人视为祸害,一直写到他终为忠臣的结局,表现了一个人只要有改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就一定能有所成就的。文章写得十分精练,无论周处早先的“凶强侠气”、为害乡里,还是后来勇于改过、痛改前非,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精心选材,“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的两个事例,鲜明的展示了周处的个性特点。

2、本文颇含哲理。在乡人眼里,周处是义兴“三害”之首,即使杀虎斩蛟也得不到人们的谅解。难能可贵的是周处能从乡人的反应中感悟到自己的严重过失,进而听取贤人的规劝,幡然悔悟,弃恶从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历史上的英雄。

下水除蛟

3、本文作者精于谋篇布局,写来处处充满矛盾冲突。其中有周处击杀蛟龙的恶斗场面,有乡里庆贺周处之死的场景,有“改励”时思想矛盾的复杂心理描写。造成在写作上比比转,层层转,回环往复,曲折陡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时似是山穷水尽,但笔锋一转,又是柳暗花明。语言简练,含义深刻。

上海教育出版社 语文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5课《周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 九年级下第二单元第4课《周处》

2010届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 p38

2012届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 p43

4. 古文 周处翻译

周处的翻译全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

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犯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浮沉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上了岸。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自己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提高修养。可又担心自己年岁太大,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圣贤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并且人就害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显露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名忠臣。

周处改过自新 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1. 周处改过自新的译文

释义:周处年轻时,(为人)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义兴的河中有蛟龙,山上有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

(周处)终于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出处:出自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扩展资料:

典故:

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

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2. 周处改过自新的译文

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有人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则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刺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周处紧紧追击.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轮番互相庆贺.而周处竟杀死蛟龙,破水而出.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萌生悔改之意.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周处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修身改过,可岁月已荒废了,怕最终一事无成.”陆云说:“古人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于是努力改过,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孝子。

3. 急求《周处改过自新》译文文言文翻译参考书目:新编高中文言文助

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欧,为当地一大祸害。

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

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

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

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4. 求翻译:《周处改过自新》、《齐宣王好谀》、《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5. 周处改过自新 翻译

晋朝的周处,从小就具有侠气,但是却凶狠残暴,经常欺侮同乡的人。

乡人非常痛恨他,将他与南山的猛虎、大江的蛟龙,形容成「义兴城里的三大祸害」,而周处是最可怕的一个。 为了除去这个祸害,乡里的人想到一个聪明的法子,故意向周处说:「你如是真正的英雄,就应该替乡民除害,将猛虎和蛟龙一一杀死;这样,大家才会更敬畏你。

」於是,周处便先入山,经过激烈的搏斗后,杀死了猛虎;然后入江,在水里整整浮沉了三天三夜,在筋疲力尽之后,也终於杀死了蛟龙。 当正高高兴兴地出来,准备接受欢呼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乡民正在为他与蛟龙同归於尽而相互庆贺。

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这麽让人痛恨。 他开始悔悟,决心改过自新,重新读书做人,特地拜当时有名的学者陆云为师父,并投效军旅,后来做到了很高的职位,成为有名的忠臣孝子。

在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太平盛世,侠客是不太受到欢迎的。周处是有名的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的榜样,可是,他的「自新」,是从原来的侠客行径改变过来,是侠客「自新」,不是「自新」后成为侠客。

6. 紧求“周处改过自新”翻译

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

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有人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

实则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刺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

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周处紧紧追击。

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轮番互相庆贺。而周处竟杀死蛟龙,破水而出。

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萌生悔改之意。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

周处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修身改过,可岁月已荒废了,怕最终一事无成。”陆云说:“古人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于是努力改过,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孝子。

7. “周处改过自新”扩写成一篇作文

周处是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父亲在外地当官,母亲早死,所以他毫无教养,加上是太守的公子,在乡间横行霸道.他年纪虽小,力气却很大,有一身好武艺.平时在街头巷尾,他总寻衅闹事,打人骂人.人们把他列为三害之一,而他自己却不知道. 有一天 ,周处见桥头坐着几个老人 ,一个个愁眉苦脸,就上前挑衅说:“你们这些,有什么不高兴的?”老人们说:“这里的三害未除,我们为大众担忧.”周处忙问 :“什么叫三害 ?”老人回答说:“南山中白额猛虎,长桥下五爪恶蛟,连同你在内就叫三害.”周处听了大怒道:“呔!老家伙!竟把我也看作是祸害!”他仗着自己勇猛,不以为然地说:“若说虎、蛟是害,我立即可去杀死它们!” 于是周处进入南山中,用强弓利箭射杀了猛虎.然后,他又手执宝剑下河,与恶蛟搏斗了三天三夜,在河中漂流了九十里,与蛟一起沉入水中.大家兴高烈,以为“三害”都除了.三天后,周处杀死恶蛟归来,看到一片喜庆的场面,才知道家乡人民都盼望他早些死去.他猛然悔悟,决心痛改前非,于是长途跋涉去找大学问家陆云求教.他对陆云说:“我过去品德极差,现在决心发愤改过,又担心自己年龄将近20岁了,悔悟改过,不知是否还来得及?”陆云教导他说:“一个人早晨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即使到晚上死去了,这样的人也不枉活一生.你很年轻,立志改过当然来得及.” 此后,周处一改前非,勤学好问,立志成大业.不久,他就被推荐到州府去干事.后来还担任过太守、御史中丞等官.他为官清廉、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赢得了人民的好评. 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一千七百多年,但对于今天的人而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说明,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认识,或是有某种认识却想隐瞒,不思改过,这样下去必将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一个人不管错误大小,只要想改,并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就一定可以改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还说明,对犯错误的人,不要疏远,更不要歧视,而要给予帮助.帮助一个人改正错误,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被帮助的人从中得到启发,自觉地改过自新.故事中那位装作“不乐”的老者和吴郡学者陆云就是这样做的,他们终于获得成功.。

8. 改过自新文言文

《晋书·周处传》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

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

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

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

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

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周处除三害文言文

释义:

周处年轻时,(为人)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义兴的河中有蛟龙,山上有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

(周处)终于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改意。

出处:出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扩展资料:

周处(236-2年 ),字子隐,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 西晋大臣,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

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拜访名人陆机和陆云,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拜东观左丞,迁无难都督,功业胜过父亲。吴国灭亡后,出仕西晋,拜新平太守,转广汉太守,治境有方。入为散骑常侍,迁御史中丞,刚正不阿。得罪梁孝王司马肜。

元康七年,出任建威将军,前往关中,讨伐氐羌齐万年叛乱,遇害于沙场。追赠平西将军,谥号为孝。

周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赏析

1. 《周处除三害》翻译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犯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浮沉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上了岸.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自己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提高修养,可又担心自己年岁太大,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圣贤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并且人就害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显露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名忠臣.

2. 文言文周处除三害断句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

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

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

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沉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

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

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3. 周处除三害阅读答案

作品内容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é)?”处遂改励,终为忠臣。今语对释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

另外,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

(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被世人当作一大祸害,(因此)就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于是就进入吴郡去找寻陆机和陆云。(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周处就)把(义兴人认为他是祸害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又担心自己年纪太大,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很看重‘哪怕是早晨明白了圣贤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这情形,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意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

4. 《周处除三害》翻译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ye)?”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犯百姓。

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浮沉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上了岸。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自己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提高修养,可又担心自己年岁太大,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圣贤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并且人就害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显露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名忠臣。

扩展资料:

周处人物典故 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242-2),字子隐,义兴阳羡人。

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

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

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这位“少孤,不修细行,州里患之”的七尺少年,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氿蛟龙合称为阳羡城“三害”。

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周处除“三害”后,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因而受到权臣的排挤。

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周处改过自新文言文翻译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就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就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就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就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就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就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就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阅读练习题与答案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就是( )

 A. 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 或以钱币乞之。

 B. 并皆暴犯百姓 。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C.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 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7.下列加点的“以”字与“具以情告”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就是( )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以光先帝遗德。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D.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就是( )

 A.周处与山中的白额虎、水中的蛟龙被义兴的人称作三个祸害,家乡的人劝说他杀虎斩蛟,想用借刀之计,就是希望他在除害过程中被虎蛟吃掉。

 B.周处杀死蛟龙后,从家乡人庆祝他已死的举动中,才明白自己被乡人讨厌,因此下决心改正错误,后来成为了一名忠臣。

 C.周处知道乡人厌恶他,就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但就是又担心太迟了,因此去找了当时的名人陆机、陆云,经过清河的开导,他才开始改过自新。

 D.周处自新的故事告诉大家:人有过错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

 参考答案:

 6.B; 7.D; 8.B;

 注释

 凶强侠气:凶强,凶暴强悍。侠气,原意是侠客气概,这里有不顾一切,爱用武力同人争斗的意思。

 为乡里所患:被地方上的人认为祸害。为,被。患,忧虑,这里指认为祸害。

 蛟(jiāo):传说是一种能发洪水的动物。

 白额虎:老虎。相传最凶的老虎额上生着白毛,所以称为“白额虎”。

 暴犯:侵害。

 三横(hèng):三害。横,横暴的家伙,祸害。

 而处尤剧:(比起蛟和虎来,)周处更厉害。剧,厉害。

 或说(shuì)处:有人劝说周处。或,有的人。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实际上是希望三害只剩下一害。冀,希望。唯,只。其一,其中之一。

 或浮或没(mò):有时浮起来,有时沉下去。

 与之俱:同蛟一起(浮沉)。俱,一起。

 更(gēng)相庆:互相庆贺。更相,互相。

 竟:竟然。

 人情:众人的感情。

 二陆:陆机、陆云兄弟,吴郡人,都是著名的文学家。

 平原:指陆机。他曾经作过平原内史(官名),人们称他为陆平原。

 清河:指陆云。他曾经作过清河内史,人们称他为陆清河。

 具以情告:完全把(自己的)实情告诉了(陆云)。具,完全。

 年已蹉跎(cuōtuó):时光已经错过了。蹉跎,原意是失足跌倒,借指虚度光阴,把时间白白耽误了。

 朝(zhāo)闻夕死:《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说,早晨知道了真理,当晚死去都值得。

 尚可:还很有希望。尚,还。

 何忧令名不彰(zhāng)邪(yé):何必担心好名声不能显扬呢?

 令名:美名。彰,显著。邪,通“耶”,用在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改励:改过自勉。

 终为忠臣:后来周处在晋朝任御史中丞,朝廷派他到边境作战,英勇战死。

 赏析

 《周处》选自《世说新语·自新》。《世说新语》原名《世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佚事。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录了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遗闻佚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放诞生活和清谈风气。据《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字子隐,晋代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人。在任御史中丞时,曾上书弹劾王亲国戚,不避权势。后来奉命征讨氐人齐万年,以少敌众,犹斩首万计,临危不惧,力战而死。这篇文章是写周处少年时代改恶从善的故事,表明一个人只要勇于改正错误,定会成为有用之人。

 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周处少年时代的为人。作品先点出他的性格,“凶强侠气”,成为乡里的祸害。《晋书·周处传》中有较为具体的记载:“处少孤,……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意思是说,周处少年时代,父母双亡因而无人管束,喜好游猎,不注意自己的品行,肆意横暴,乡里百姓都厌恶他,畏惧他。这篇作品却没有具体地写周处对乡里的危害,而只是把他与蛟、虎合称“三横”。这里是虚写,虽然十分简略,却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蛟、虎危害百姓,百姓畏惧它们,憎恨它们,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可是义兴百姓却把周处与它们相提并论,而且认为周处“尤剧”可见周处对乡里的危害之大,乡人对周处憎恨的感情又是何等强烈。同时也为下文写乡人对周处为民除害一事的反应作了铺垫。

 第二层写周处杀虎斩蛟为民除害的经过重点突出了乡人对此事的反应。这里是实写,有详有略。由于周处好勇斗狠,争强好胜,所以乡里有人鼓动他杀虎斩蛟。实际上乡人是想利用他除掉二害,使三害“惟余其一”。这足以说明人们对周处的憎恨之情了。可是作者觉得渲染得还不够充分,因此接着写他为民除害后乡人的反应。先写周处杀虎,一笔带过,再写他“入水斩蛟”。作者作了具体细致的描绘:“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这几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周处与蛟激烈搏斗的情景。与凶恶的蛟搏斗,是十分危险的,可是周处毫不畏惧,在水中上下翻腾,一直漂流了数十里,仍然紧追不舍,这就有力地突出了周处的过人之勇。然后写乡人对此事的反应。过了三天三夜,乡人还不见周处回来,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以为三害皆除,于是更相庆”,作者把人们对周处深恶痛绝的感情强化到了几乎不近情理的地步。这样写,就为下文写周处的思想转变作了有力的铺垫。

 第三层写周处决心改过自新,这是全文的重点。先写周处的思想转变。周处斩蛟归来,听说乡人以为他已死而互相庆贺,这才知道自己被人们所憎恨,于是有了改过的念头。可以想见,乡人的态度给他心灵上的震动是多么强烈。象周处这样一个“凶强”成性的人,光是好言相劝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对他当头棒喝,才能使他猛然醒悟。当然周处的醒悟还必须有内在的因素为基础。他不仅有“凶强”的一面,也还有“侠义”的一面,即争强好胜。这说明他的良知还没有完全泯灭。他自以为是个抑强扶弱,见义勇为的好汉,理应受到乡人的尊敬。岂知人们对他竟如此深恶痛绝,这不能不引起他内心的强烈震动,于是“有自改意”。作者这样写,合情合理,深入地揭示了周处改过目新的内在动力。接着作者写他改过前的思想矛盾。周处想改过自新,但又心存疑虑:担心自己年岁已大,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了。他带着这样的想法,去请教当时有名的“二陆”(陆机、陆云)。他详细地向陆云谈了自己的情况和思想上的顾虑。承认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前提。因此陆云就以“朝闻夕死”相勉,并针对他思想上的顾虑,从正面鼓励他:一个人应该忧虑的`是自己的志向有没有树立,又何必去担心自己的美名能不能远扬呢?于是周处翻然改过,终成忠臣。作者写周处与陆云的谈话,详细具体,而写他改过的经过却极为简略,真是惜墨如金。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突出周处改过自新的思想基础。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作者是按照封建的道德标准表彰周处的,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但赞扬周处勇于改过的精神是应该肯定的。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周处的形象,既写了他与虎、蛟并列,为害乡里的可恶可怕的一面,也写了他为民除害、勇于改过的可敬可爱的一面。这个形象使我们认识到,青年人容易犯错误,但这并不可怕,难得的是立志改正,尤为可贵的是不易初志,抱守终生。

 这篇短文在结构上颇具特色,作者精于剪裁,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突出了周处改过自新的内在的思想基础。作者虚写周处横暴乡里的事实,而实写他为民除害的过程,是为了揭示他改过自新的内在动力。详细具体地写了周处与陆云的谈话,而对他改过自新的过程却一笔带过,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他痛改前非的思想基础。作者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使读者感到周处改过自新的行为合情合理,真实可信,而且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另外,作品的语言也极为简练生动。全文只用了一百九十一个字,却把周处的形象刻划得栩栩如生,其简约与生动令人拍案称绝,无怪乎鲁迅先生称赞《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史略》)。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 - 444年),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后汉书》、《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

释义:周处年轻时,(为人)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义兴的河中有蛟龙,山上有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

(周处)终于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出处:出自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扩展资料:

典故:

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

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