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文赏析 古文赏析

古诗凉州词的朗读节奏_《凉州词》的节奏

tamoadmin 2024-09-06 人已围观

简介1.凉州词古诗带拼音王翰2.写出古诗《凉州词》全文并注音huánghéyuǎnshàngbáiyúnjiān黄河远上白云间,yīpiàngūchéngwànrènshān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唐·王之涣huánghéyuǎnshàngbáiyúnjiān黄河远上白云间,yīpiàngūchéngwànrènshān一片孤城万仞山。qiāngdíhéxūyuànyángliǔ羌笛何须怨杨柳,ch

1.凉州词古诗带拼音王翰

2.写出古诗《凉州词》全文并注音

古诗凉州词的朗读节奏_《凉州词》的节奏

huánghéyuǎnshàngbáiyúnjiān

黄河远上白云间,

yīpiàngūchéngwànrènshān

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

唐·王之涣

huánghéyuǎnshàngbáiyúnjiān

黄河远上白云间,

yīpiàngūchéngwànrènshān

一片孤城万仞山。

qiāngdíhéxūyuànyángliǔ

羌笛何须怨杨柳,

chūnfēngbùdùyùménguān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此诗是第一首,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凉州词古诗带拼音王翰

凉州词唐王翰的古诗如下:

凉州词二首

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其二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拓展知识:

词句注释

1、凉州词:唐乐府名。《乐苑》:“凉州宫词曲,中,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3、欲:将要。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4、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君:你。

5、征战:打仗。

6、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阑:尽。

7、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8、意气:情意。一作“气尽”。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白话译文

其一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其二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

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创作背景

这是一组边塞诗,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凉州词》是乐府歌词,是按凉州(今甘肃武威)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

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写出古诗《凉州词》全文并注音

王翰古诗凉州词带拼音版本如下:

凉州词liáng zhōu cí

作者:王翰zuò zhě:wáng 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pú tao měi jiǔ yè guāng bēi,yù yǐn pí pa mǎ shàng cuī。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zuì wò shā chǎng jūn mò xiào,gǔ lái zhēng zhàn jǐ rén huí。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注释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赏析

这首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1,全文和拼音:

《liángzhōucí》

《凉州词》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2,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3,赏析: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4,诗人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